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相關報導

    暖化作祟? 研究:有毒貝類大爆發 與海溫升高有關 友善列印 fb
    日期:106-02-02    資料來源:臺灣環境資訊中心

    本報2017年1月18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近年美國西海岸多次爆發大量藻華,範圍之廣大,甚至可從太空中看見。一份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的新研究發現,海洋暖化可能導致越來越多的貝類感染致命毒素。

    有些藻類會產生一種叫做軟骨藻酸(Domoic acid)的物質,累積在竹蟶等濾食性貝類中。人類若吃下含足量軟骨藻酸的貝類,會出現癲癇、喪失記憶,少數的情況會死亡。

    為防止有毒的貝類送到餐桌上,科學家投入預測藻華發生的研究,卻發現這個現象和海洋溫度升高有關。

    美國東岸佛羅里達州的藻華現象。圖片來源:Holli Riebeek, NASA's Earth Observatory(public domain) 美國東岸佛羅里達州的藻華現象。圖片來源:Holli Riebeek, NASA's Earth Observatory(public domain)

     

    海溫上升 軟骨藻酸大爆發

     

    聖嬰現象和太平洋十年振盪等自然現象都會導致海洋溫度上升。不過科學家警告,如果是人為暖化使海溫上升,有毒貝類的數量可能會增加。

    2015年一次嚴重大爆發後,美國西岸首長黃道蟹的產值大幅下跌近1億美元。

    研究人員之一、美國國家海洋與大氣管理局(NOAA)的彼得森(Bill Peterson)說:「這項研究幫助我們瞭解氣候變遷所導致的海洋暖化,是否會造成類似2015-16年美國西岸有毒貝類大爆發的現象。如果是的話,整個海洋食物鏈都會出現軟骨藻酸的效應。」

    研究人員也警告,軟骨藻酸留在貝類中的時間可能相當長,甚至在藻華散去後仍持續留在貝類中。

    「毒素含量越高,能安全食用貝類的時間就越晚,也許要等海洋暖化事件過後長達一年才能開始吃貝類。」研究人員說。

    竟是暖化作祟 有毒海鮮引發公衛危機

    軟骨藻酸由擬菱形藻所產生,而擬菱形藻是鯷魚、貝類等動物的食物。人類一旦把這些動物吃下肚,其中的軟骨藻酸便會引起失憶性貝類中毒。這種中毒事件直到1987年才首次被視為是公衛危機。

    研究人員寫道:「我們觀察到一個普遍的現象——海水越暖,軟骨藻酸越容易在湧升季節突破臨界值,越容易發生軟骨藻酸中毒事件。」

    此外研究人員強調,雖然他們研究的是自然發生的海洋暖化,人為的海洋暖化可能有同樣的效應。

    「如果自然的海洋暖化現象因人為暖化而增強,美國西岸的軟骨藻酸中毒事件可能會變得更嚴重且更常見。」研究人員寫道。

    學界也認為,軟骨藻酸和海獅、海豚、鯨魚和其他海洋哺乳類大規模死亡的現象有關。

    編註:軟骨藻酸是一種天然神經性氨基酸,從污染貝類中分離、提取獲得。 興奮性脯氨酸衍生物和神經毒素,是浮游植物代謝的產物,可以在被藻類污染的海洋食物特別是貝類中檢測到,其結構與紅藻氨酸和谷氨酸相似,是紅藻氨酸受體的興奮劑。主要由某些擬菱形藻屬和菱形藻屬的海洋硅藻產生,人們食用毒化的貝類,可引起記憶喪失、眩暈、昏迷甚至死亡等癥狀,根據這種毒素的中毒特徵,被命名為記憶喪失性貝毒(Amnesic Shellfish Poisoning,ASP)。資料來源:台灣Wiki。

    參考資料

    • 英國獨立報(2017年1月10日),Global warming could see rise in toxic shellfish that can lead to memory loss and potentially ki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