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相關報導

    魚貝恢復生機 水鳥棲地還原 友善列印 fb
    日期:106-06-06    資料來源:台灣環境資訊中心

    摘錄自2017年6月5日自由時報新竹報導

    新竹市香山濕地過去因紅樹林過度擴張,造成原棲地環境生態被限縮,市府前年開始進行紅樹林疏伐,恢復濕地原本風貌,最近發現整治區內的魚蝦貝類已回復生機,不僅提供水鳥食物、且還原水鳥棲地,包括黑面琵鷺都回來了,其他像台灣招潮蟹、斯氏沙蟹、和尚蟹等眾多珍貴物種紛紛現蹤,濕地生態多元。

    長期研究香山濕地物種的新竹市環保局副局長洪明仕說,市府去年完成三姓公溪以南、海山漁港以北紅樹林疏伐工程,範圍涵蓋高大植株密集區59公頃,小苗擴散區289公頃,清除面積達348公頃,已抑制紅樹林擴散,也漸恢復濕地的生物多樣性。

    經過調查,香山濕地的魚蝦貝類已回復生機,且水鳥棲地也回來了,濕地周邊的小黑蚊也少了,附近環境衛生也獲改善,河口排洪功能也提高,降低鄰近地區淹水威脅。

    市府產發處表示,過去香山濕地尚未發生紅樹林危機時,曾是許多珍貴物種的棲息地,如鴨嘴海豆芽、台灣招潮蟹、斯氏沙蟹、和尚蟹、雲林菀草、甘藻等,但紅樹林擴張後,造成環境土壤質地、養份不利生長,生物受到影響,數量顯著下降。

    在清除紅樹林後,產發處進行一年的生態觀察,最近已有具體成果,原本紅樹林阻礙水流現象已解除,原紅樹林處表層粉泥經歷一年時間沖洗,表面已較硬實且表層漸趨沙質化,沙質化濕地提高環境中有機物累積量,行人行走時不再出現陷入泥濘窘境,顯見泥化現象已改善。

    市府產發處表示,香山濕地是大甲溪以北最大的潮間帶濕地,1996年在國際拉姆薩公約組織會議中,被列為「東亞水鳥保護網棲息地」一環,擁有豐富生態資源,是新竹市重要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