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寄居蟹保育

    寄居蟹面臨的困境-殼的問題

    海生館於後灣的調查過程中,發現許多大體型的寄居蟹都是背著非洲大蝸牛的殼,蝸牛殼薄且易碎,失去殼保護的寄居蟹容易死亡。母寄居蟹下海產卵時,也由於蝸牛殼重量太輕,容易被浪打翻,無法穩固抓住底質進行釋幼,產卵意願也會降低,如果不小心被浪打入海裡爬不回岸邊,最後就會淹死。另外也有發現到體型較大的寄居蟹找不到適合的殼,就成了無殼寄居蟹或是只能背著瓶蓋等垃圾。

    為什麼寄居蟹會面臨沒有殼可以背的問題呢? 如果沒有外來種的非洲大蝸牛,大型寄居蟹原本該背的又該是甚麼殼呢?

    墾丁代表性貝類之一的蠑螺及赤旋螺等是過去常見的大型物種,但這些大型物種往往也是食用性貝類,連殼帶肉被送到餐廳的過度採補過程,使原本留在海邊可以被不斷重複利用的螺殼,在料理結束後直接當成垃圾處理。遊客在海邊遊玩時的隨手撿拾,貝殼被帶回家裡,各種可以利用的殼也會越來越少,因此許多寄居蟹只好使用比自己需求還小的空殼、破損的殼或是成了無殼的寄居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