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田與溝渠生態環境

    灌溉道引流示意圖  (陳元憲 繪圖)
    灌溉道引流示意圖
    (陳元憲 繪圖)

      臺灣早期經濟發展以農業為主,水田遍佈鄉間,溝渠縱橫村落,溝渠的形成就是祖先們為了引取河川、溪流的水源來灌溉而挖掘的渠道。

    【溝渠水域環境形成概述】
        臺灣每年平均雨量雖然有2,500公釐左右,每個月份分佈卻不平均,雨水主要集中在每年五月至十月之間,其他月份雨水卻很少。加上臺灣受到板塊運動的影響,地盤不斷間歇隆起,海拔 高度1,000公尺以上的土 地就佔了全島三分之一的面積,使得河床坡度下降幅度顯得特別地 大,山地區域的河床坡降多在5%以上。受到氣候與地形的影響,使臺灣的河川具有河身短、坡度大、水流湍急的特性,因而下游地區不易留住從高山流下的水源。正因氣候與地形的諸多限制,讓早年來台開墾的先人們受盡許多苦頭。

      所謂「田無溝,水無流」正表示早期農民需要挖掘溝渠,引自溪流的水源,讓水流入農田,以灌溉、滋潤農作物。為了能在這一塊土地上耕種,解決水份蒸發或滲到土地裡的問題,農民便利用地形原有的高低特性,來開築灌溉渠道,藉由地勢高低差,讓水由高處往低處流,流到每一塊需要澆灌的田地上。
    【溝渠水域環境的特色與重要性】
      根據張文亮教授的著作(台灣的水),「從明末清初,日本佔領臺灣,到臺灣光復後,農民們不斷的從事留住水在大地上的工作,三、四百年來竟然開鑿了渠道60,553條,引水渠道長度有41,397公里,如果把這些渠道接起來,可以繞地球赤道一圈(40,074公里)還有餘……,這些渠道留下了約129億噸的水量,供給了80萬公頃的土地。」現今的灌溉渠道已達98,965條,引水渠道長度(包括導水路、幹線、支線、分線、中小給水路及排水路條)則有68,780公里。臺灣早期著名的水圳,包括台北盆地的瑠公圳、新竹地區的隆恩圳、彰化地區的八堡圳、嘉南地區的嘉南大圳、高雄地區的曹公圳等,再加上其他許多大大小小的灌溉渠道等,這些提供了農民開墾灌溉用水,也奠定了臺灣農業發展的基礎。灌溉溝渠有如人體的血管,將農業所需的灌溉水源輸送到各處,使得臺灣的農業得以發展,栽植各式各樣的農作物,提供人們生活所需。除此之外,由於灌溉溝渠是人工挖掘出來的引水渠道,早期都是靠人力挖掘,渠道底部的底質便是天然的泥土或石礫,兩側則是土坡或由石頭堆砌而成,因此具有涵養補注地下水源、調蓄暴雨洪水、調節微氣候等多項功能。在生態上,也是水棲昆蟲、魚、蝦、螺、貝類、蝌蚪等棲息、成長的場所,更是水鳥的覓食區。
     
    【溝渠水域環境的組成元素】
    維持水田生命力的最基本要素來自於溝渠的水源,這些溝渠也是不同物種間遷移的主要通道。溝渠底部及兩側的土坡,由不同大小的泥沙、石塊所組成,形成一個多孔隙的環境,提供不同植物不一樣的著生空間。在底泥表層及表層下、石縫中、植物蔭下、流動的水體中都能提供不同動物棲息,這些動物包括了泥鰍、鱔魚、田螺、蜆、溪蝦、溪蟹、蝌蚪及水棲昆蟲等,而這些水生動物與植物更吸引其他生態系中的消費者,如蜻蜓、螢火蟲、蝴蝶、青蛙、鳥類等來覓食或棲息,構成了一個完整的食物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