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洋生態系

    【運輸】

    利用海洋來運輸物品,是人類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它是一種低成本的運輸方式,它有裝載量大的優點,現今世界上有四分之三貨物流通是經海運來運輸的。台灣早在明朝末年,就已在世界海洋貿易上扮演了一個重要的角色,因此,海運也成為許多臨海國家的經濟命脈,而為了發展更強盛的海運能力,建造大型船隻及設備優良的港口是成為海運強國的基本條件了。目前台灣的海運分為三大類型:遠洋貨櫃運輸、觀光郵輪及島內航線。在遠洋運輸方面,長榮及陽明兩大海運公司早己是國知名的貨運企業,而高雄港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成為全世界極為重要的貨櫃港之一;許多國際觀光郵輪,例如、麗星郵輪的雙子星號、處女星號及天秤星號等都是行駛於各國大港口的知名郵輪,在每年的春季及秋季間都會停靠在台灣大型港口,例如基隆港,就是許多郵輪造訪台灣的航線中途站之一,台灣島內航線則使得台灣各個小島間的聯繫更加熱絡,例如,聯絡台灣澎湖的台馬輪及台華輪,分別由嘉義及高雄出發至馬公。

    潛水賞魚樂無窮(溫國彰 攝影)

    潛水賞魚樂無窮(溫國彰 攝影)

    【日常生活】

    海洋遊憩資源 海洋對許多人來說,會給人一種心情開闊的感覺,因此大部份的人都會喜歡親近海洋,台灣四面環海,有多樣化的海岸面貌可供民眾觀賞,除了地貌之外,還有許多奇特的海洋生物在海裡優游著,而他們都有著異於陸生動物的外觀,可供人們欣賞。還有許多遊憩資源,例如,漁釣、潛水、賞鯨或濕地賞鳥等,都是大家都能接觸到的海洋觀光遊憩活動,當然,海洋不會一直是風平浪靜的,進行任何海洋有關活動時,都有一定的危險性,所以要隨時注意自身安全,尤其是小朋友們到海邊賞玩,一定要有家長的陪伴喔!

    台南七股鹽山(林永銘 攝影)

    台南七股鹽山(林永銘 攝影)

    【食鹽】

    洋中的鹽類利用,可說是人類運用海洋化學資源歷史最悠久的一個,海水含量最多的無機鹽類就是食鹽,而食鹽是人類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用品,而傳統的製鹽方法就是在鹽田或鹽灘上,以陽光或風力作用的曝曬法來製造食鹽,時至今日,製鹽的方法已經改良許多,以前需要借重人力的作業方式,都已有機器來操作而取代了,節省了許多人力與時間,在苗栗通霄鎮設置了一座立離子交換膜製鹽場,可以產生大量的鹽。而現在鹽田早已不是被人們做為食鹽的產地,大多變成了觀光旅遊的景點,位於台南七股一帶已有將食鹽當做觀光的賣點了。

    【能源發電】

    海面的波浪也具有巨大的能量,波浪因風而起,風大浪就高,巨浪拍岸時釋放出巨大的能量,能摧毀龐大的構造物,因此,海浪能拿來常能量,是一件造福人類的事,但是必須持續不斷的高波浪能量才有利用價值,目前只有小型的沿岸村莊有設置小型的波浪發電廠。 溫差 海洋的表面和底部溫度有很大的差異,因此人們就利用這個特性來發電,原理就是,利用一個揮發性高的媒介,在高溫時被汽化,這個氣體在送往低溫處時,帶動機器而產生電能,最後汽體因遇冷又變成液體,又重新開始了這個循環,而目前台灣最適合溫差發電的區域位於台灣東部沿岸的海底陡坡,水深達1000公尺,表層水和底部水的溫度差了20度,具有發電的潛能。

    【海洋食物資源】

    人類的食物來源,僅有五分之一是來自海洋,但對耕地面積不大卻又四面環海的台灣而言,是一項重要的食物資源。海洋食物資源中,以魚類占最多,其次是甲殼類、軟體動物及藻類,在台灣海域中被當作食物資源的生物有二千種以上,其中,經濟性魚類有數百種,如烏魚、黃鰭鮪、劍旗魚、石斑魚等,軟體動物則有三十種以上,文蛤、牡蠣及九孔等,甲殼類則有一千種以上,蝦類占40%、蟹類則占60%。藻類有昆布、紫菜、石花菜等。而上述這些水產資源,除了用捕捉和採收方式外,也有利用水產養殖的方式,例如像吳郭魚、草蝦及石斑魚等,是利用鹹水魚塭養殖,而像牡蠣及文蛤則會利用淺海養殖。

    海洋中各種生物,作為人類食物的資源(邱翊盈 繪)海洋中各種生物,作為人類食物的資源(邱翊盈 繪)
       
       

     

    雀屏珊瑚(Pavona sp.) (溫國彰 攝影)

    雀屏珊瑚(Pavona sp.) (溫國彰 攝影)

    鹿角珊瑚(Pocialopara sp.) (溫國彰 攝影)

    鹿角珊瑚(Pocialopara sp.) (溫國彰 攝影)

    【海洋礦物資源】

    海洋也有許多生物或礦物,在經過萃取之後可以獲得醫藥上可使用的藥物,在明朝時,李時珍的著作《本草綱目》就記載了許多海洋生物藥材,對人體健康都有不同的功用。海洋生物體萃取出的海洋天然物,具有抑制腫瘤細胞或癌細胞生長的化學物質,經過數十年的努力,科學家已經從海綿、珊瑚、海鞘、苔蘚蟲、海藻及細菌等生物體內萃取出非常多的天然有機化合物,而且經過實驗證明能夠抑制或使癌細胞致死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