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洋生態系

    【海岸開發】

      臺灣位處太平洋西緣,本島面積35,700餘平方公里,海岸線長達1,100多公里,若加上幾個主要離島,則海岸線總長將近有1,500公里;以行政區域來看,只有南投位於山上,沒有海岸線的區域。平均來看,臺灣本島每平方公里的土地只有分到約31~32公尺的海岸線,實在不是很多,這也更顯得海岸在臺灣的珍貴。 且臺灣的海岸與土地面積在比例上來看雖少,但因地形受板塊擠壓以及圍繞在四周的海流影響,不同地區的海岸線極富特色且呈現不同風貌,每一塊海岸對臺灣來說都是獨一無二的自然資產。

      早期先民渡海來臺,在西部海岸停了船、靠了岸,就先在海岸附近停駐下來,而西部海岸的濕地內的各種生物也成為先民食物、經濟的來源。當其他產業如農業穩定發展後,海岸濕地對民生的重要性降低,加上海浪與潮水有一定的危險性,人對海岸的利用就漸漸減少,再加上海岸濕地不適合耕種,濕地就變成了人們所謂的「荒地」。

      後來臺灣為了追求經濟成長,但礙於地狹人稠,就容易缺乏節制地大量利用自然資源,而海岸濕地自然也成為最首要的目標之一。最明顯的例子就是填海造陸創造海埔新生地、開發新興工業區。而許多漁港、商港,因設計不當改變了潮流的規律,產生了突堤效應,使附近海岸的侵蝕作用更加劇烈,不但危害港口的安全性,也讓附近社區居民的生活環境遭受巨大改變。 另外,政府在海岸建設的各種的公共設施,如興建垃圾掩埋場、污水處理場、核能發電廠等,不但改變了海岸的環境,也直接或間接地污染了海域,並造成海洋、海岸生態的破壞。

      而遍布臺灣四周海岸的養殖漁業,除了破壞天然海岸地形,有些地區甚至超抽地下水,造成地層嚴重下陷。 由於海岸濕地從前被認為是「荒地」、「沒用處的地」,所以從政府到民間都前仆後繼似地往海岸開發以追求經濟發展,致使自然美麗的海岸一天一天地消失。直到最近人們才驚覺海岸濕地的美麗與功用,不是用再多從工廠、港口所賺來的金錢所能彌補的。

    臺灣核電廠的位置分佈。目前臺灣地區在南端有一座、北部海岸則有兩座核能發電廠,而現在正在蓋第四座(昌佳蕙 繪)

    臺灣核電廠的位置分佈。目前臺灣地區在南端有一座、北部海岸則有兩座核能發電廠,而現在正在蓋第四座

    (昌佳蕙 繪)

    (1) 西部濱海重工業區

      臺灣地狹人稠,土地也是寸土寸金,但為了發展工業,常常就是要與海爭地。臺灣的西海岸幾乎每一個縣市都有已經規畫或是興建中的填海工業區,而大規模的填海造地將會嚴重破壞海岸的生態環境,這些填海所造出來的工業區也幾乎都是高耗能、高污染的產業,讓臺灣的西部海岸成為一條黑色的海岸線。 臺灣西部海岸在河川夾帶大量泥砂的沖積下,由桃園至高雄形成了大面積的海埔地,這些海埔地有大量的生物如彈塗魚、螃蟹、螺類、蚵、貝類等,而這些生物也是其他如鳥類等生物的食物來源,同時也是人類經濟重要的一環。

      一旦工業區設置在這些海岸地區,棲息在上面的生物都將消失。臺灣的海流是從南到北相互的影響,這些建立在海岸的工業區所帶來的污染,也將隨海流散佈在臺灣的西海,使海岸變成不再蔚藍的黑海岸。 近年來很爭議的海岸工業開發案是台南的濱南工業區,這個工業區規劃在台南七股的海岸地區,工業區預計引進煉鋼及石化廠,對環境的衝擊很大,而它的影響範圍包含了黑面琵鷺保護區、雲嘉南濱海國家風景區以及臺灣鹽博物館。

      如果工業區開發完成,不但會破壞當地的環境、帶來高度的污染、還會影響當地可能發展的觀光產業。這樣的「狹義經濟發展」與「環保、生態」之間的戰爭,一直存在於我們的海岸。 荷蘭人最引以為傲的是他們的填海造地,但他們也察覺到過渡地填海造地會帶來危機,並開始把土地還給大自然。我們對於海岸無限度地過分開發,總有一天也是要還給海岸的;只是不知道等到還的那一天,是我們自發地退出去、還是看著大自然跟我們討回去。
    (2) 核能發電廠

      臺灣目前共有四座核電廠,核一、核二廠在新北市的石門與萬里,核三廠位於屏東縣恆春半島,核四廠位於新北市的貢寮,目前仍在興建中,預計於民國95年及96年分別完成第一、二號機組之興建工程。由於核能發電會產生大量多餘的熱,為了冷卻發電機具,故臺灣的核能發電廠都建設在海邊,以方便汲取海水作為冷卻之用。 臺灣自身能源的蘊藏量本來就不夠,幾乎都是仰賴從國外進口。核能發電是很有效的能源產生方式,但是仍有許多污染的問題;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核廢料與廢熱、污染物排放之外,其實核能發電廠的建設本身對於海岸環境就是一種巨大的破壞。核能發電是不是臺灣的最優先選擇還值得討論與思考,但我們不能忽略能源產生所帶來的其他負面效應。下面舉兩個最有名的核能發電廠污染事件:秘雕魚與珊瑚白化。

    【秘雕魚(核二廠) 】

      「秘雕魚」並不是正式的魚類名稱,此名稱的由來是因為民國82年7月於核二廠排水口旁捕到體長約 1~2 公分的花身雞魚和豆仔魚的畸形幼魚;由於魚畸形的形狀是脊椎成S型彎曲,外表看起來是背部隆起,很像布袋戲裡的駝背怪客「秘雕」,故被人稱作為「秘雕魚」。秘雕魚的發現經媒體報導後,即開始受到國人對於核能發電廠污染的關切與重視。 有關秘雕魚形成的原因有許多說法,其中一種說法是由於核能發電場所排出的高溫冷卻水導致,但也有專家學者在實驗室內用高溫飼養花身雞魚,卻無法養出脊椎彎曲的魚。由於魚類有生物累積、放大功能,會把環境的毒物累積體內,故秘雕魚的成因也有往毒性污染物的方向去思考。雖然到目前為止仍未有科學上的定論,但是秘雕魚的成因是來自核能發電廠的共識卻是一致的。

    【珊瑚白化(核三廠) 】

    核電廠排放廢熱與污染導致秘雕魚的產生與珊瑚白化(昌佳蕙 繪)

    臺灣核電廠的位置分佈。目前臺灣地區在南端有一座、北部海岸則有兩座核能發電廠,而現在正在蓋第四座

    (昌佳蕙 繪)

      我們所看到海底的珊瑚擁有多采多姿的顏色,但這些顏色並不是珊瑚蟲本生的顏色,而是共生在珊瑚體內各種藻類的顏色。這些藻類在生態環境健康的狀況下,能在珊瑚體內行光合作用,提供珊瑚營養來源,促進珊瑚的生長與新陳代謝。但由於核能發電廠將較高溫的冷卻排放至海中,造成珊瑚生長環境的變化甚至污染時,珊瑚就會排出體內的共生藻,或藻類的色素被高溫或污染破壞,讓珊瑚豐富的色彩消失;當珊瑚體內的共生藻類失去功用、離開、甚至死亡後,珊瑚也會跟著死亡。 珊瑚的生長需要漫長的時間,每年大約僅增長1公分左右,我們如果看到短短5、60公分高的珊瑚,那他就已經生長了大約半個世紀,但是環境污染所造成珊瑚死亡的現象,卻是速度快、範圍大,如果要讓珊瑚恢復原來的面貌,除了要先花時間把污染源移走以外,還要在等上5、60年的時間,我們才能讓珊瑚生長到與原來差不多的狀態。所以珊瑚生長的環境一旦被破壞,是要花更多的精力才能復原的。

     

    (1) 垃圾掩埋與堆積
      由於臺灣土地取得不易、加上居民容易對大型公共設施產生反感,所以臺灣有許多垃圾掩埋場設置在地廣人稀的沿海濕地上。雖然人類所居住地區的垃圾被運走了,但是垃圾卻留在了海岸邊。垃圾掩埋場這樣一個大型的人工建物,本身就會改變海岸的生態環境,如果掩埋場本身不牢固、加上海岸邊海浪與潮水長期的沖擊,容易導致垃圾掩埋場的封閉性不佳,讓垃圾與污水滲出;而海邊常常也被缺乏環境保護觀念的民眾傾倒垃圾,讓垃圾隨著浪潮四處飄散,甚至還會見到大型家具(如:沙發、電冰箱)躺在海岸灘地上,除了造成海岸的污染,對灘地上的生物也是一大威脅。  傾倒污染排放水 工廠污廢水、家庭廢水常常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到河川當中,接著就流到河口,排放至大海。這些沿著河流而來的污染物,更是容易堆積在地勢平緩、流速減慢的出海口地區。雖然河口濕地具有淨化污水的功能,但大量污染源的排放讓河口濕地不堪負荷,不但淨化的功能無法彰顯,生態環境也遭受破壞。 現在政府所推動的污水下水道,就是要讓家庭廢水能夠經過特定管線中處理,不會直接排放到河川、海洋之中,對我們的環境是一大福音。只可惜目前臺灣地區污水下水道接管率實在不高,目前只有台北市在去年(民國94年)底的接管率達到79%,而預計在今年(民國95年)底的接管率將提升到82%,讓台北市大部分家庭所產生的污水,都不再污染我們的河川、海岸、海洋。大家應該多多支持政府施作對我們環境有益的政策,讓我們的環境能夠呈現更美麗的面貌。


    (2) 堤岸工程
      堤岸與消波塊 由於臺灣地狹人稠,海岸的空曠地區往往容易成為開發使用的地居。但是海岸有浪潮的侵襲,遇到颱風來襲時情況會更加嚴重,於是就有了堤岸與消波塊的設置,讓海岸能夠更長久地維持現狀,讓人類能夠更安全的在海岸地區活動。 在以前還沒有消波塊的時候,堤岸是臺灣沿海地區阻擋海浪與潮水的主要設施,但是在浪潮不斷的侵襲下,堤岸的結構會變得脆弱而最後導致崩壞。之後有了消波塊的設計來減緩堤岸的毀壞速度。消波塊設計的目的在於減少波壓力及波浪反射,並且本身的結構要不易受波浪作用而改變位置,所以當波浪侵襲時,遭遇此保護層級而散亂,達到減少波浪所帶來的能量損壞海岸,以及危害到海岸的住戶,保護行經海岸的旅客。但如果未經審慎地思考就盲目地在海岸投放大量消波塊,很可能無法有效地抵抗海浪的侵襲。且水泥化堤岸與消波塊的設置本身就是對海岸的環境帶來巨大的改變,在某些地方,許多底棲生物因消波塊密集地投放而失去生存空間,進而影響如鳥類等生物的食物來源,讓整個生態環境都改變。

    【突堤效應】

    河口不適當地堆放大量消波塊,不僅有礙觀瞻,還會破壞生態環境(吳松霖 攝影)

    河口不適當地堆放大量消波塊,不僅有礙觀瞻,還會破壞生態環境

    (吳松霖 攝影)

      所謂突堤效應,是由於海堤等建物突出於海岸並延伸出去,阻擋原先海流漂沙之路徑,造成漂沙於上游側堆積、下游側的漂沙量減少短缺,出現海岸受蝕的情況。也就是說,突堤效應將會造成堤岸之前淤沙大量堆積、堤岸之後地基被侵蝕的狀況,讓堤岸提前毀壞。

    【漁港建設】

      臺灣四面環海,漁業自然是在社會經濟發展中很重要的一環。由於臺灣的地理位置會遭遇颱風,周遭又有強勁的洋流通過,為了讓討海的漁民及漁船有安全的避風港,於是可見臺灣四處有大大小小的漁港。但是漁港建設往往改變了海岸的地形,堤岸、消波塊的建設與堆放自然少不了,隨之而來的突堤效應也是常常可見,漁港可以說是臺灣堤岸工程的小縮影。漁業是古老且辛苦的行業,而隨著科技的進步,用在漁業上的機具也跟著效率提高,港口的防護功能也越來越完善; 如果漁港在建設時除了考量安全性之外,還能多關懷周遭的環境與生物,將能為漁港帶來更豐富的面貌。

    【其他人類活動對海岸的影響】

    海岸防風植物的分佈。從海往陸地的植物會越來越大型,每種類的植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防風效果,不能以單一一種植物取代其他植物的功能(昌佳蕙 繪)

    海岸防風植物的分佈。從海往陸地的植物會越來越大型,每種類的植物都有不同程度的防風效果,不能以單一一種植物取代其他植物的功能

    (昌佳蕙 繪)

    (2)油輪漏油
      往返於世界各國的油輪,若是不幸發生意外,對生態環境最嚴重的影響就是油污污染。由於海洋近岸地區水淺,大型船隻若有不慎很容易與海床發生碰撞,且導致船內運載的原油外洩。油污污染對於海岸來說等於是宣告了死刑,厚厚的油污覆蓋在海岸上,少有生物還能存活。所以油輪的意外事故若是發生在近岸地區,每個人最擔心的都是原油會不會漏出?會不會污染到海岸?
    盜採砂石
      海岸的漂沙亦有部分是從河川所沖刷下來堆積的,如果海岸的漂沙已經因為突堤效應減少、或是該河口的漂沙來源是以河川上游為主,在不肖商人盜採河川砂石的情況下,河口的侵蝕速度會更加快速。若是有在海岸投放消波塊或人工漁礁,往往會因漂沙的流失而下陷並遭到埋沒,不但沒有達到投放的功效,對景觀與生態也帶來傷害。
    地層下陷
      臺灣沿海地區有些工業與漁業養殖戶為了用水方便,而抽取當地地下水使用。由於地下水抽取速度過快,水源無法補充,於是造成地層下陷的現象。在臺灣西部中部地區的地層下陷情況最為嚴重,有些沿海陸地地區的海平面甚至已經低於海平面,不但容易引發海水倒灌,土地也易鹽化導致無法耕作,且地層下陷後,原來涵養地下水的空間被壓縮,使地下水無法繼續補充,讓地層下陷的現象難以復原。

    超抽地下水讓地下水層被壓縮,造成地層下陷,不但土地變的脆弱,海面比土地高也危害我們的居住安全(昌佳蕙 繪)

    超抽地下水讓地下水層被壓縮,造成地層下陷,不但土地變的脆弱,海面比土地高也危害我們的居住安全

    (昌佳蕙 繪)

    【放生動物】

    未經審慎考慮的放生動物,不但可能會讓被放生的生物無法適應環境,也會對原生生物造成生存上的威脅(昌佳蕙 繪)

    未經審慎考慮的放生動物,不但可能會讓被放生的生物無法適應環境,也會對原生生物造成生存上的威脅

    (昌佳蕙 繪)

      近年來藉由宗教與教育的渲染,讓社會大眾對於生命的珍貴有更多的體認,在一些宗教團體或一般民眾的推動下,常常會有放生的活動。這些宗教團體或一般民眾不時地會購買原來被捕捉為食用或觀賞用的小動物,帶到野外去野放,讓動物重回自然去生活。從珍惜生命的角度來看,這樣的作法是好的、是對生物有益的,不過那只是表面的現象。

      若是從生態的角度來看,大量野放的淡水水生生物(如:河川裡面的吳郭魚、琵琶鼠魚以及其他許多外來魚種,湖泊、池塘內的巴西烏龜、金魚、錦鯉,甚至是螯蝦、福壽螺!),已直接造成原生魚類及其他生物數量的大量減少,甚至瀕臨絕滅。這是因為那些被放生的生物被放到了缺少牠們天敵的環境當中,讓牠們能夠迅速地適應環境,並佔領原生生物種的生存空間,破還原有的生態系統。

      另外還有一些被放生的生物被放到不適合的生存環境,難以存活下去。由於放生很容易破壞原有生態系統,以及讓被放生生物不適應環境的現象,所以也有「放生」等於「放死」的說法;雖然這不是定律,但這在臺灣是個普遍的現象。 我們不得而知是否是有不肖商人利用大家的同情心,特意去抓補動物販賣來讓大家放生,讓動物遭受更多的痛苦,但是放生的生物有一大部分是由有經濟行為的購買而來,這一點是無用置疑。我們也要小心大家的善心是否有被不當利用。放生動物的本意是好的,但若沒有從生態的角度來分析判斷被放生的生物與環境之間適不適合,不僅會破壞我們的環境、也會讓被放生的動物生活在不適合的環境中,對環境與動物來說都是一場災難。

      在海洋中有另一種型態的放生,就是種苗的流放。我們的漁政單位或其他相關團體,為了補充海洋中的漁業資源,於是取養殖中的小魚苗大量地流放到海中,期待將來這些魚苗能夠長成大魚,再讓漁民能夠捕撈。由於種苗流放的對象很單純、又是又小的個體,流放的地方是大海,流放的數量雖然較一般放生多,但比較沒有上述明顯破壞生態地現象。不過目前臺灣地區對於種苗流放並沒有很積極的監控及效率的評估;種苗的流放是否對於漁業資源的補充有明顯的效果?種苗的流放是否會對海洋生態早成影響?這些目前都沒有非常嚴謹的科學研究結果。只是在經濟與生態之間,確實是需要我們去好好思考拿捏。

    【風力發電】

    建設在海岸的風力發電機。風力發電帶來乾淨且可持續使用的能源,但巨大的機組仍會對環境生態與週遭生物帶來影響(侯昌豪 攝影)

    未經審慎考慮的放生動物,不但可能會讓被放生的生物無法適應環境,也會對原生生物造成生存上的威脅

    (昌佳蕙 繪)

    新竹市濱海野生動物保護區,禁止海岸開發,並保育野生動物不受人為傷害(林永銘 攝影)

    新竹市濱海野生動物保護區,禁止海岸開發,並保育野生動物不受人為傷害

    (林永銘 攝影)

      近年來石油原油價格節節上升,讓大家體認到能源的重要性,於是積極在尋找可再生利用、無污染的能源來源。這些能源包括太陽能、風能、潮汐能…等。其中臺灣沿海地區風力強大,於是有越來越多的風力發電機組建設在海岸邊。風力發電為我們的能源找到另一條出路,但是發電機組(大風扇)在運轉時速度很快,又會產生巨大的噪音,而且風力發電機具的設置都是一排一排的,常常會對空間造成切割的現象;這些對於生活在沿海地區的鳥類來說是相當不友善的,上述的現象都會對鳥類造成生存的壓力。我們需要乾淨的能源,但又不能忽視其他生物的生存權力,這又是在人類利益與生態之間的另一個衝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