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承辦新南向政策計畫,原先預計招收18位來自東南亞國家學生,但報名踴躍,最後錄取學生共計20位,目前實習正在進行中。
來自新加坡大學的Khalis在魚類實驗室中與台灣的實習生一同進行魚類分類研究,Khalis未來想在新加坡從事魚類的相關研究,所以選擇來海生館與研究人員學習分類研究的方法。
來自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的王彩婍同學在海生館主要跟隨底棲生物生態研究的老師學習,主要進行底棲性小型生物的分類。同時老師也給她一個作業,讓她錄製一段介紹中觀生態池的影片。
同樣也是來自馬來西亞登嘉樓大學的李艷怡同學這次加入人道殺魚特展計畫,協助收集人道殺魚展示的相關報導以及特展內容。過程中她們要在凌晨前往魚市場取得弓魚金目鱸,並回來取血樣進行分析,最後也學習魚類活締的技巧。
蘇慧雯同學是嘉義大學數位學系學生,但因為是馬來西亞人,因此也報名參加這次的實習。實習過程中,協助海生館策展人員建立特展的3D模型。她表示: 每一天都可以接觸到不同的新鮮事,當學到新的東西,之後又會有更不一樣且更有挑戰性的東西要學。雖然有時會很累但卻很開心,因為除了能學東西之
外,也更加對自己的能力有信心了!
另外,每年為了可以讓實習生廣泛學習到展示組各個不同領域的技巧,海生館展室組同人也會都會籌畫實習生的聯合訓練,讓所有來實習的學生都可以學習到一些展示或典藏的技巧,也激盪出不一樣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