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最新公告

    全球首例 臺灣人工繁殖密點少棘胡椒鯛魚苗全紀錄 友善列印 fb
    日期:113-08-07    資料來源:秘書室

    全球首例 臺灣人工繁殖密點少棘胡椒鯛魚苗全紀錄

    密點少棘胡椒鯛(Diagramma pictum),俗稱少棘石鱸、加志或圭志,英文名稱為“painted sweetlips”,最大體長可達100公分,是石鱸科中的一種珊瑚礁魚類。牠們廣泛分布於印度-西太平洋地區,在臺灣各地的岩礁與珊瑚礁海域均可見其蹤跡。這種魚類具有重要且高經濟價值,常作為食用、遊釣及觀賞魚種,每公斤價格約為300至500元。雖然密點少棘胡椒鯛尚未列入瀕危物種,但隨著全球環境變遷和過度捕撈,其野生族群數量正逐漸減少。根據漁業年報統計,1970至1990年間,全國漁獲量約為3,000至4,000噸,但自2000年以來已降至500噸以下,漁業資源顯著下降。

    科學家目前僅了解密點少棘胡椒鯛的成魚形態與生態,對其繁殖、產卵以及胚胎和仔稚魚的初期生活史則知之甚少。然而,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以下簡稱海生館)與農業部水產試驗所(以下簡稱水試所)共同攜手,由海生館的「生物繁養殖研究團隊」與水試所的「海水繁養殖研究中心研究團隊」合作,成功完成了密點少棘胡椒鯛的自然產卵、仔稚魚培育與生產,創下了全球首次人工繁殖成功的完整紀錄。此研究成果將於明(2025)年1月登上國際相關領域排名前25%的學術期刊《水產養殖》(Aquaculture)。

     

    全世界共有137種石鱸科魚類,但能夠成功人工繁殖的種類不超過10種,至今有關這一科魚類的人工繁殖資料依然相當稀少。例如,水試所在1997年透過人工授精成功繁殖了花尾胡椒鯛(Plectorhinchus cinctus),並詳細描述了其卵的形質、胚胎發育、仔稚魚的形態變化及行為等養殖參數。海生館在2012年也曾詳細報導了條斑胡椒鯛(Plectorhinchus vittatus)在人工環境下自然產卵的資訊,以及仔稚魚發育和攝餌實驗結果。今年,密點少棘胡椒鯛的人工繁殖又新增了一項紀錄。根據海生館最新的統計調查,截至2023年,臺灣已經成功完成了至少43種珊瑚礁魚類的人工繁殖與魚苗培育,顯示出我國在海水魚類的人工繁養殖研發方面,在種類與技術上均居於全球領先地位。

     

    海生館表示本研究結合了實驗室與現場養殖的專業知識與技術,取得的關鍵突破在於運用創新的生物學方法,結合形態發生學、水產養殖學及數學建模,模擬自然產卵環境機制,並開發與培育關鍵的初期餌料。這項研究為這個具有極大水產養殖潛力的物種建立了一個精準、科學化養殖的里程碑。此次突破性成果是全球首次成功完成密點少棘胡椒鯛的自然產卵,並將魚苗成功培育至稚魚期,為未來石鱸科魚類的人工繁殖商業化量產提供了重要參考。為了增進臺灣沿海的漁業資源,水試所去年已進行魚苗放流作業。此外,民眾也可以前往海生館的珊瑚王國館海底隧道,欣賞這些生物的水下英姿。

    期刊連結https://doi.org/10.1016/j.aquaculture.2024.741380

     

    上版日期:113-08-07

    • 相關圖片
      1. 圖4
      2. 圖1
      3. 圖2
      4. 圖3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