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石首魚平台國際研討會」在南臺灣召開
建立保障物種生存及人類活動的和諧共存之道
石首魚,俗稱為各式黃魚,是一類主要分布於沿海、河口及淺海海域、少數分布在南美洲淡水域的常見魚類,在許多國家都是相當重要的漁業資源。全世界約有300種石首魚,兩岸都很熟悉的「大黃魚」、台灣西部沿海的「帕頭」、「加網」、「春子」等,還有原產地在美洲,目前已入侵到全球各海域的「紅鼓魚」,都是石首魚的一種。近幾十年以來,這些餐桌上常見的魚類,已逐漸由養殖來源取代野生捕獲的個體。更嚴重的是,由於俗稱「花膠」的石首魚魚鰾為中國傳統的名貴食品之一,在奇貨可居的利誘之下,違法流刺網漁業大量捕捉石首魚以取得其魚鰾,導致僅分布在美國加州灣、全球體型最小的小頭鼠海豚瀕臨絕種,目前數量僅剩近60隻。如何兼顧物種保育及漁業發展的平衡,一直是個相當重要且不可逃避的議題。
國立海洋生物博物館作為一個國家級的海洋生物博物館,在館務多功能性的思考下,營造展示科普教育、學術研究、生態保育等多層面的整體提昇,一直是海生館持續向前的目標。自2010年起,協助國際知名的石首魚專家趙寧教授推動成立全球石首魚研究保育平台(Global Sciaenidae Conservation Network,簡稱GSCN),以海生館為基地,典藏全球石首魚實體標本及各式研究用組織與材料,為國內外石首魚分類學、生物學、生態學、保育生物學等相關研究提供重要的基礎。延續2012年和2013年曾舉辦過的國內石首魚專家研習會,海生館GSCN本年度與國際自然保護聯盟 (IUCN) 石首魚保育專家組、美國波士頓生物亞馬遜國際保育組織、中山大學及廈門大學共同主辦,自6月26日起至7月1日止,召開「2016全球石首魚平台國際研討會」,透過「物種紅皮書大會、培訓及西太平洋石首魚紅皮書評估研習會」的系列舉辦,完成西太平洋接近70種石首魚全面性的紅皮書評估,亦即將其在海洋裡存活的機會設定等級,數量多、漁獲量過去十年沒有減少的就列為「無危」,如同台灣西岸常見的帕頭仔;野生的數量少了、價格高,就會被列為「瀕危」,就像是野生的大黃魚。
這場在南台灣舉行的國際研討盛會,各三天的會議分別在中山大學及海生館舉行,共邀請10個國家及地區、超過25位的國內外專家代表出席,會議首日的公開研討共計有150位與會人員及專家學者熱烈討論。應邀致詞的農委會水產試驗所陳君如所長,以及漁業署黃鴻燕副署長都表示,作為台灣沿近海漁業研究及管理的單位,如何有效管理並回復過去常見的石首魚資源,一直需要產官學界的共同努力。本次會議科學家們就保育評估層面的成果,將可作為未來台灣沿近海漁業資源養護政策及管理的重要參考依據。海生館陳啟祥館長則期待通過這次GSCN研討會為保育評估所做的努力,加上漁政管理及資源保育機關的支持,不只是石首魚,甚至是更多值得被關注的海洋生物類群,也都能建立一個同時保障物種生存及人類活動的和諧共存之道。
照片說明:
「2016全球石首魚平台國際研討會」於南台灣召開 (照片一、陳柔蓉攝)。10個國家及地區超過25位的國內外專家出席代表於中山大學海洋科學院 (照片二、陳煦森攝) 及海生館第二研究中心 (照片三、蕭鈺潔攝) 前合影。
IUCN石首魚保育專家組主席,同時也是海生館全球石首魚研究保育平台特聘研究員的趙寧 (照片四、陳煦森攝) 為與會人員介紹IUCN瀕危物種紅皮書及其在物種保育中的角色 (照片五、陳煦森攝);並主持西太平洋石首魚紅皮書的評估 (照片六、陳柔蓉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