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馬當然是魚,只是鱗片變成板狀,尾鰭退化。海馬具有不同於一般魚類的外形,尾鰭完全退化,脊椎則演化到如猴子尾巴一樣,可卷曲來鉤住任合突出物體,以固定身體位置。小而幾乎透明魚鰭,可使海馬任意上下左右移動,但速度緩慢。通常海馬憑藉身上體色的偽裝及硬化成皮狀的皮膚以逃避掠食者。海馬特殊的生殖方式亦引人注目,是由母魚將卵產在雄魚腹中之育兒囊,經二到三週的懷卵期,再由公魚孵出小海馬。海馬目前正面臨極大的危機,每年數以百萬計的海馬被捕撈以製成傳統中藥使用為主,或供水族館飼養。加上人類為了經濟發展大量破壞海草區、紅樹林及珊瑚礁等海馬的天然棲息地,影響尤其深遠。 由於亞洲地區中國人經濟能力提升,對中藥裹作為補藥的海馬需求大增。藥商不但在東南亞大肆搜購,更遠至南美的厄瓜多爾去大量採購,導致東南亞海馬數量在過去五年內約減少了一半。鑑於海馬的經濟價值,臺灣、中國大陸、東南亞國家及澳洲都曾嘗試人工繁養殖海馬,但均無法達成經濟性生產。臺灣在民國十七至七五年間亦形成一股養殖熱潮,業者宣稱養海馬利潤豐厚可做為副業,但最後皆以失敗收場,主要原因是海馬利用長吻將食物吸入,由於吻徑極小,通常只吃2公分以下的食物,再加上海馬只吃活餌,使得餌料取得不易。其次對海馬之知識仍極貧乏,養殖期間極易感染疾病所致。由於海馬只吃活餌,這對一般的海水魚養殖愛好者或小型水族館來說是一大困擾,所以在水族館展售的海馬,通常得不到足夠的食物,大多是在被補獲後二到三個月因飢餓而死。在混養多種魚類的水族箱中就算供應活餌,由於海馬運動緩慢,經常搶不到食物,因此海馬大都單缸養殖才能存活。水族館養殖的海馬活存時間通常不久,因此水族館售價通常只有100到200元左右,事實上如果能供應適當的環境和活餌,海馬甚至可自行繁殖。 根據本館水族實驗中心飼育經驗,庫達海馬Hippocampus kuda為臺灣海域的優勢種,也是主要的養殖對象,成魚主要餵食2公分以下之活的小魚小蝦。小蝦採自室外養殖池,小魚則是茉莉魚或大肚魚之稚魚。雌海馬如餌料及水溫適合,每月當可產卵壹到兩次,雄海馬每次可產200至1000尾小海馬。剛初出的小海馬雖具有父母之外型,但體長不足1公分,肉眼看起來孑孓差不多,需另缸培養。初期第一週要供應輪蟲,之後則投餵剛孵出的海馬活存率很低,如果未能順利進行攝食,通常在第七到十天內因飢餓而死亡,第二週起可投放竹枝供其附著養殖期間水溫最好控制在攝氏25到28度為宜,養殖時最好避免日光宜射,通常3天換水3分之1,池壁的青苔也利用換水的機會分批清理。因這些青苔有改善水質的效果,不可一次都清光。通常半年後海馬體長達6公分,再逐次改換其他活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