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__白鯨研究與照護

    白鯨生物特性 友善列印 fb

    白鯨圖像

    白鯨的生物特性

    目 別:Odontoceti齒鯨亞目 科 別:Monodontidae 一角鯨科 學 名:Delphinapterus(屬名) leucas(種名) (Pallas, 1776) 希臘字源:delphinos - 海豚,a – 沒有,pteron - 鰭,leucos - 白色,整體意思為“沒有背鰭的白色海豚” 中文俗名:白鯨 英文俗名:Beluga(貝魯卡鯨,源自俄文) Sea canaries(海金絲雀,源自描述其聲音多樣) 俄文俗名:Belukha(“白”之意) 白鯨外型特徵

    一般特徵:

    身體中段呈圓筒形,漸漸向頭部及尾部變細,如果食物充足,其軀幹會變的非常圓胖豐滿。頭部有一圓形的額隆,曾有學者描述像一顆充滿熱油的氣球,並且可以隨意改變形狀以移動鼻腔內的空氣。沒有癒合的頸椎讓白鯨可以自由點頭、轉頭,脖子相當靈活。嘴吻短而寬闊,嘴唇可以皺起來形成不同的表情。身體腹部和兩側的脂肪會隆起成團而產生皺摺。沒有背鰭,取而代之的是一條狹窄的背脊。胸鰭寬大,成年雄性的胸鰭末端會往上捲曲。隨著年紀的增長,成年個體的尾鰭後緣會明顯向外突出。上下顎各有八到九對釘狀的牙齒,有些年老的白鯨牙齒甚至磨損到牙齦。 白鯨的體色

    體色:

    出生個體全身呈均勻的灰色或粉紅棕色,隨著年齡增加體色慢慢變淺成藍色或藍灰色,直到性成熟時全身變白,但背脊、胸鰭尾鰭的外緣較為深色。成年個體在夏天聚集於河口時,體色會變的較黃,但蛻皮後即又恢復純白的體色。

    最大體型:

    體長490公分;體重1600公斤;新生個體150-160 公分。80-100公斤。

    存活年歲:

    25年至35年。 白鯨地理分佈

    分佈:

    主要分布在北半球的北極圈海域(北極海和亞北極海),北緯50度到北緯80度之間。有些白鯨具有高度的遷徙行為(如白令海族群),有些只在固定範圍內活動(如聖羅倫斯河族群),而主要決定移動遷徙的因素為海面冰層的覆蓋程度。至於白鯨為何在夏天時被吸引到溫暖的河口和淡水聚集,則尚無人知曉其原因。基於資源管理的目的,目前知道約有30個族群在此生活,這些數量的紀錄多為白鯨在夏天聚集到河口脫皮時所做的觀察。每一隻白鯨(尤其是母鯨)對其棲息地具有相當高的忠誠度,每一年都會回到其出生地,亦就是當年母親生下牠的河口。秋天時,因為岸邊與河口會慢慢結冰,牠們得遷移到較外海的地方,冬天時候,主要停留在不會結冰的海域,或大塊浮冰邊緣,亦或尚未凍結,飄浮著碎冰的區域。

    特徵摘要:

    ●成年個體全身呈白色 ●圓球狀、可塑性的額隆以及靈活的頸部 ●短而寬闊的嘴吻,上顎兔唇 ●寬大的胸鰭,尾鰭後緣外突具裝飾性 ●沒有背鰭 ●只出現在北半球緯度較高的地區

    相似種類:

    容易與一角鯨產生混淆,但只發生在北緯65度左右地區。成年的雄性一角鯨通常有一根螺旋形長角從上唇往前伸出,非常容易辨識,加上一角鯨成鯨身上充滿斑點的體色,和全白或灰色的白鯨迥然不同,剛出生的一角鯨與白鯨較相似,但可以藉由身邊伴隨的母鯨來做區分。從空中遠距眺望時,群聚的豎琴海豹會閃著銀色亮光,此時容易誤判為一群在海面滾游的年輕白鯨個體,可注意海豹尾部動作是左右撥動而非上下擺動,海豹動作快速較活潑,並且維持在海面。距離遠時,白沫的浪頭、小塊浮冰甚至是海鳥都有可能造成誤判。一位研究者曾如此的描述:一隻白鯨在1-2公里的距離外,有如一個白點出現、逐漸變大、縮小然後消失,為時約3秒鐘。 白鯨的行為

    行為:

    <一般>泳速緩慢,以柔和的起伏動作移動,幾乎不躍身擊浪,少有空中的動作(除非受過圈養訓練),但偶爾會將頭部揚升出水、浮窺與鯨尾擊浪。 <社會>社會性很強,分群結構緊密,通常以同年齡和同性別來分群。夏天時成年雄性會聚集成好幾百隻的大群體,次大群體則是母子群。夏天時,在沒有獵捕行為的干擾情況下,聚集於河口的白鯨可以到達上千隻。 <遷徙>最知名的長途遷徙行為是冬天住在白令海的白鯨族群,春天一到便開始遷移,經過白令海峽,跟著弓頭鯨群Bowhead whales往北阿拉斯加到育空Yukon海岸巡游,夏天時到達浦福氏海Beaufort Sea東邊的麥肯茲河Mackenzie River三角洲,上千隻的白鯨在此聚集,等到秋天氣溫下降河面與海面開始結冰,牠們得再度向西遷移。白鯨在淺水河口也能怡然自得,退潮時即使擱淺在灘上,牠們會靜靜等待下一個漲潮來臨再回到海中,牠們也能深潛到800公尺的深海海溝當中,深潛能力與其他大洋性鯨類不相上下。 <聲音>白鯨可發出多樣的聲音像捲舌顫音、粗聲大叫、鈴聲般叫聲、迅爆聲(可能由上下顎快速拍擊造成)以及宛如生鏽門軸的聲音。一位鯨類聲學的前輩專家Bill Schevill,描述白鯨的高音共鳴哨音及尖聲長叫,混著滴答聲與咯咯聲響,有如絃樂團演奏前此起彼落的調音伴隨著喵叫聲與蟲唧鳥啁啾,有時讓人以為是遠處一群小孩的笑鬧聲,在空氣中也能聽到牠們的聲音。 <自然威脅>野生白鯨被冰困住時因饑餓過度、無法呼吸窒息、被人類和北極熊趁機捕殺等因素而死亡。最大的威脅,除了人類獵捕以外,就是虎鯨和北極熊的攻擊,北極熊會等在白鯨被冰陷住的地方,用力量強大的熊掌棒喝一聲打在白鯨身上,再拖到冰上飽餐一頓。

    圈養

    白鯨屬於鯨豚類中較能適應圈養環境的種類,有些在水族館可活十年以上。

    生殖:

    生殖時間有地方上的差異。一般來說為冬末春初懷孕,這時候也少有發現紀錄(阿拉斯加二月底到四月中、加拿大東邊和西格陵蘭為五月),可確定的懷孕期從少於一年到長達14又半個月都有,哺乳期為兩年,第二年就開始吃固體食物並逐漸斷奶,斷奶之後仍舊會持續一段不短的時間與母親在一起,雌鯨平均間隔三年後才會再生育哺乳。通常母鯨五歲就可懷孕,雄鯨則要到八到九歲才性成熟。

    食物與覓食:

    白鯨的食物會隨地區和季節的不同而有所差異,由不同地區的白鯨胃內含物分析中發現其食物差異相當大:魚類(從鮭魚、北極鱈魚到沙丁魚和毛鱗魚)、頭足類(魷魚和章魚)、甲殼類(蝦和螃蟹)、海蟲甚至連大型的浮游動物都有,許多食物皆屬於底棲動物,這解釋了為什麼白鯨的潛水圖(使用時間-深度儀器作記錄)是方形的,顯示出快速且持續地下潛與爬升,並在兩者之間出現明顯的底部停留,依此可以確定白鯨潛到海床附近覓食,深度至少300公尺。白鯨會將嘴唇皺縮成吸允狀以覓食(也如此對水族館的遊客噴射水柱)。

    現況與保育:

    雖然北極圈海域仍有超過十萬隻的白鯨,但過去的總體數量卻比現在多很多,當時商業捕鯨的出現危及到一些族群而大量減少其數量。目前較大的族群為生活在Beaufort sea浦福氏海(四萬隻)、High Arctic of Canada加拿大高緯極區東邊(兩萬八千隻)、Hudson Bay哈德孫灣西邊(兩萬五千隻)、和Bering sea白令海東邊(一萬八千隻)。以上四區只有地方性的捕獵行為,其遷出率尚可承受得起,俄國海域族群則沒有研究資料。相對的,有些族群處境較危險,卻仍舊有原住民進行合法捕殺,這些地區包括Cook Inlet、Ungava Bay、Buffin Island巴芬島東南部分地區、及西格陵蘭。而聖羅倫斯河的白鯨體內負載著高度污染物,且高癌症罹患率。過去白鯨出現的重要河口皆已受到機動船舶與獵捕者的干擾,使牠們無法聚集成大族群。目前白鯨保育最迫切的危機與需要即是做好族群方面的資源管理與棲息地的保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