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陸蟹保育

    六種稀有陸蟹今年發現於台灣

    臺灣恆春半島的陸蟹多樣性極高,最近在港口溪口與保力溪口的鄰近區域,又有新的發現。這群新發現的陸蟹外型與已知的「似方假厚蟹(Pseudohelice subquadrata)」極相似,但有明顯的雌雄二型,即雄性螯指基部有一叢絨毛,雌性則無。過去因為只採集到雌性,沒有觀察到關鍵的雄性特徵,所以長久以來都沒有被鑑定出來。今年海生館李政璋在野外調查時找到了不少雄蟹,才鑑定出這群蟹類是「擬厚蟹屬(Parahelice)」,一個以前在臺灣未曾記錄過的類群。這個屬的蟹類雖然在東南亞或日本都曾有記錄,但引證的標本都不多,曾被學者認為是罕見的蟹類,在臺灣的棲息地雖然不大,但在雨後的夜晚經常可見,應有很豐富的數量,目前這個屬已發現三個種類:大衛擬厚蟹(Parahelice daviei)、毛緣擬厚蟹(Parahelice pilimana)與披毛擬厚蟹(Parahelice pilosa)。 

    在這三種類的棲息地,還有一種體型袖珍的陸蟹,具有鮮紅色的雙螯與黑褐色的身體,在過去常被誤認為「印度新脹蟹(Neosarmatium indicum)」的幼蟹。但在今年進行了標本比對後,才確認這個種類的型態與台灣已知的種類不同,證實是另一個獨立的種----「光滑新脹蟹(N. laeve)」。這種陸蟹居住在河口附近土堤上的洞穴中,在夜晚及雨後才會離開洞口活動。過去在印度-西太平洋各地有若干記錄,今年首次發現於台灣。 

    此外在恆春半島的後灣海岸林,也有另一群小型陸蟹,雄型螯足外側具有一簇絨毛,這種外型與已知的「絨毛折顎蟹(Ptychognathus barbatus)」相似。但這種螃蟹頭胸甲較寬,加上其他特徵皆與台灣已知的種類有明顯差異,棲息環境也不同,今年被確認為過去在台灣未曾被記錄過的「特異折顎蟹(P. insolitus)」。這個種類只棲息在乾淨、緩流的小溪澗出海口,且底質為小礫石或珊瑚砂,這類的環境在台灣僅存不多,後灣剛好有得天獨厚的湧泉與海岸林能形成這種環境。這個種類從2006年被命名後,就沒有日本琉球群島以外的紀錄,後灣的海岸林則是這個種類在日本外發現的第一個棲息地,也是目前在台灣發現的唯一棲地,更是全世界分布的最南界。無獨有偶,在後灣的同一塊棲息地還有另一種陸蟹,棲息在靠近湧泉的植被底層,具有橙色的雙螯與灰色的頭胸甲,也在今年被確定為新紀錄種「庫氏擬相手蟹(Parasesarma kuekenthali)」。這種陸蟹在1902於印尼的哈馬黑拉島(Halmaheira)發現過之後就沒有後續記錄,直到今年才在恆春半島再度發現,是世界上第二次的紀錄。這種蟹類目前在台灣只在恆春半島有發現,最大的兩處棲息地是東面的港口溪與西面的後灣,而後灣是目前世界分布的最北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