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溪流水域生態環境

    【魚類】
    • 中文名稱:臺灣鏟頜魚(保育類)
    • 學名:Varicorhinus barbatulus
    • 俗名:苦威、苦花、齊頭偎
    • 型態及特性:頭寬圓且突出,下頜像一個鏟子的形狀,眼睛上半部為紅色,尾巴呈叉型。背側鱗片基部可以看到黑色斑點,銀白的鱗片一閃一閃,好似螢火蟲,故有水中的螢火蟲的美稱。
    • 棲地與分佈:分布大甲溪上游海拔1500公尺及海拔較低的河段,底質開始出現較多石礫,且石上附生矽藻明顯增加的區段。泳性強,喜歡棲息在水溫低於攝氏20度以下寒冷水域的中下水層地區及激流中。
    • 中文名稱:臺灣纓口鰍(特有種)
    • 學名:Crossostoma lacustre
    • 俗名:石貼仔、鹿仔魚、花貼仔、肉貼仔
    • 型態及特性:體形呈圓筒狀,頭部扁平成鈍三角形,身體被有細小的圓鱗,口部四週有11根短觸鬚。體色變異大,全身暗黃,有不規則的深褐色塊狀雲斑。
    • 棲地與分佈:分布溶氧量充足,水質清澈的上游河段,生活於水流湍急的河域,僅分佈在臺灣西部淡水河以南至濁水溪。
    • 中文名稱:高身鏟頜魚(保育類)
    • 學名:Varicorhinus alticorpus
    • 俗名:鮸仔、赦免、免仔
    • 型態及特性:身體高而長,體側扁,頭小而略圓,頭頂部隆起,腹部圓。具發達的吻褶及鏟狀且銳利角質層的下頜。體呈銀白色,體背部為青綠色,腹部銀白色。性成熟時,在其鰓蓋的下緣,胸鰭、腹鰭、臀鰭和側線下腹側等處,會泛起迷人的淡紅色。
    • 棲地與分佈:喜棲息在流速湍急,水流量大,且分布有巨石及岩壁的低溫水域中。分布在臺灣南部高屏溪中游及東部花蓮溪、秀姑巒溪、卑南溪等水域。

    櫻花鉤吻鮭(保育類)李雅雯、李旻樺 繪圖
    • 中文名稱:櫻花鉤吻鮭(保育類)
    • 學名:Oncorhynchus masou formosanus
    • 俗名:梨山鱒、臺灣鱒、次高山鱒、高山鱒、臺灣陸封型櫻鮭、大甲鱒、櫻鮭、石田氏鮭魚、台
    • 型態及特性:雄性下頜明顯彎曲成鉤狀。背鰭部稍後方有一小脂鰭,背部青綠色,腹部銀白色。側線上有 8~12個黑褐色橢圓形橫斑,側線上方有11~31個小黑點。屬於冷水性鮭鱒魚類,喜歡生存在冰冷水中。。
    • 棲地與分佈:大甲溪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上游河段(七家灣溪),活躍於清澈冰冷的水域,主要棲息於高山森林溪流之深潭及攔砂壩下方的深潭中。對棲息環境要求嚴苛,適合在18℃以下水域生存,需有適當之蔽蔭、冷冽清淨之溪水,有淺灘、及急灘及深潭之多樣性河床與礫石底質,和豐富的水生昆蟲等條件。
     
    • 中文名稱:鯽魚(保育類、特有種或外來種)
    • 學名:Carassius auratus
    • 俗名:鯽、鯽仔魚
    • 型態及特性:體高而側扁,前半部弧形,背部輪廓明顯隆起,腹部圓形,尾柄寬。頭略短較小,吻圓鈍而無鬚。口呈弧形,斜向下方,唇較厚。側線呈直線縱走於身體中央。廣溫性魚類,對環境適應力頗強,耐汙染及低溶氧,對鹽度之容忍力強。喜棲息於各種水草繁生的淺水域,亦可生活在優養化之水域。雜食性,主要攝食浮游生物、水生植物,亦食有機物碎屑及底棲動物等。繁殖力強,成長較緩慢。
    • 棲地與分佈:主要棲息於水流較緩或水草雜生的河川下游地區,普遍分布於臺灣中、北部河川中下游與水庫、湖泊中。
    • 中文名稱:條紋二鬚鲃
    • 學名:Capoeta semifasciolata
    • 俗名:紅目鮘仔、紅目猴鯽仔
    • 型態及特性:有一對短鬚,體色金黃,背部呈橄欖綠金屬光澤,體側有長短不一之黑色橫斑。眼睛呈紅色,各鰭為紅色。雄魚腹部呈橘紅色;雌魚腹部因抱卵而膨脹,體色較不鮮艷。
    • 棲地與分佈:棲息於臺灣輕、中度污染的平緩水域,及溝渠、野塘等小型水體。
     
    • 中文名稱:白鰻
    • 學名:Anguilla japonica
    • 俗名:
    • 型態及特性:體長,尾部側扁。鱗片細小而埋藏於皮下,無腹鰭,體背部呈灰黑色至黃褐色,腹面為白色,無斑紋。通常在夜間活動,屬降河性迴游魚類。是一種降海洄游之魚類,在河川中成長,以底棲動物、小魚為主食,偶爾亦見其攝食高等水生植物之碎屑。
    • 棲地與分佈:分布於臺灣各河口區,其河川中、下游也皆有分佈,棲息於河川底層與洞穴,但較為少見。
     
    • 中文名稱:臺灣石魚賓(特有種)
    • 學名:Acrossocheilus paradoxus
    • 俗名:石斑、石魚賓
    • 型態及特性:幼魚時,體側具有七條明顯黑色帶,成魚時,體色更黑,橫帶亦隨著成長而逐漸消失。
    • 棲地與分佈:喜歡棲息於水質清澈、水流湍急、溶氧較高的溪流及深潭底層中。成魚白天常躲藏於石縫之中,夜間才出來覓食,屬於夜行性魚類。幼魚則終日在沿岸、石頭間或岩壁上穿梭覓食。普遍分布於西部各河川。
     
    • 中文名稱:琵琶鼠(外來種)
    • 學名:Plecostomus punctatus
    • 俗名:垃圾魚、清道夫
    • 型態及特性:身體呈長型扁平狀,頭寬大,具吻鬚 1 對,腹面平坦,口位於身體下方特化作吸盤狀。背鰭大,具硬棘;而體部無側線,全身滿佈黑色不規則塊斑與棕色網狀線紋。在水流較急的水域,它會黏附在底質上幾乎不動;但在不流動的靜域內,它的活動力會增加,攝食石塊上或養殖池的附著性藻類及底層的有機物碎屑,所以適合飼養來消除水體內苔類及有機物質。
    • 棲地與分佈:屬於能耐低鹽度的底棲性淡水魚類,棲息於水流緩慢之水域底層,在優養化的水域中也能存活,適應力極強。
     
    • 中文名稱:菊池氏細鯽 (臺灣原生種、特有種)
    • 學名:Aphyocypris kikuchii
    • 俗名:臺灣細鯽、吉氏細鯽、馬達卡
    • 型態及特性:體側扁,腹部圓,口端上位,下頷略突出。側線不完全,至腹鰭基部上方為止,且在胸鰭處下彎。體側自眼後至尾鰭基部有一條藍黑色縱帶。性活潑善跳躍,喜好有水生植物生長的水域,以藻類及昆蟲為食。
    • 棲地與分佈:屬於亞底棲性淡水魚,主要分布於河川中、上游的河溝或池沼中。

    埔里中華爬岩鰍(特有種)李雅雯、李旻樺 繪圖
    • 中文名稱:埔里中華爬岩鰍(特有種)
    • 學名:Sinogastromyzon puliensis
    • 俗名:石貼仔、簸簊魚、棕簑貼、木箕貼仔
    • 型態及特性:身體扁平、腹鰭以後漸側扁,腹面平坦,背部隆起略成弧形,有觸鬚四對;體被細小圓鱗。胸鰭向兩側平伸,蓋及腹鰭前緣;腹鰭平伸而左右腹鰭之內緣在腹面癒合。體色呈淺黃綠至墨綠色,頭、背部有大小不一的深褐色塊狀斑。
    • 棲地與分佈:棲息於河川的中游,高溶氧量且水流湍急處的岩面上,底質為中大型圓石之河段,如急瀨、階流、潭頭等區段。臺灣西部自大甲溪以南至高屏溪間的中游河段均可見其蹤跡。
     
    • 中文名稱:圓吻鲴 (原生種)
    • 學名:Distoechodon tumirostris
    • 俗名:青片、扁魚
    • 型態及特性:一般體長20~25釐米,體重250~500克。體形略扁,腹部圓,吻鈍,向前突出。口橫裂極寬,下頜具銳利發達的角質邊緣。
    • 棲地與分佈:多棲息於河川上游處。

    粗首鱲(臺灣原生種、特有種)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粗首鱲(臺灣原生種、特有種)
    • 學名:Zacco pachycephalus
    • 俗名:溪哥、苦槽仔
    • 型態及特性:體形明顯地左右側扁,全身有著銀白色光澤的鱗片,嘴巴突出而大,開口達到眼睛下方,所以有「闊嘴郎」的稱呼。
    • 棲地與分佈:喜歡棲息於涼溫性的水域,廣泛分布於河川中下游水流較緩慢之區域,包括淺流、淺瀨、深流、深瀨及水庫、湖泊等。
    • 中文名稱:鱸鰻 (特有種)
    • 學名:Anguilla marmorata
    • 俗名:花鰻、烏耳鰻
    • 型態及特性:身體扁平,尾部側扁,吻部略成圓弧狀。胸鰭寬大,略向兩側平伸,體被細小圓鱗,頭部及各鰭附近則無鱗片覆蓋。,常棲息於河川深潭、水庫、池沼之底部亂石洞穴中。肉食性,夜間攝食,主要以魚、蝦、蟹、蛙及其他小動物為食。
    • 棲地與分佈:為周緣性淡水魚,分部於臺灣全島各河川、湖泊、池沼中,常棲息於河川深潭、水庫及池沼底部石頭洞穴中。
    • 中文名稱:鱸鰻 (特有種)
    • 學名:Anguilla marmorata
    • 俗名:花鰻、烏耳鰻
    • 型態及特性:身體扁平,尾部側扁,吻部略成圓弧狀。胸鰭寬大,略向兩側平伸,體被細小圓鱗,頭部及各鰭附近則無鱗片覆蓋。,常棲息於河川深潭、水庫、池沼之底部亂石洞穴中。肉食性,夜間攝食,主要以魚、蝦、蟹、蛙及其他小動物為食。
    • 棲地與分佈:為周緣性淡水魚,分部於臺灣全島各河川、湖泊、池沼中,常棲息於河川深潭、水庫及池沼底部石頭洞穴中。
     
    • 中文名稱: 羅漢魚(原生種)
    • 學名:Pseudorasbora parva
    • 俗名:麥穗魚、尖嘴仔、車栓仔
    • 型態及特性:頭小平扁且略尖,吻略尖而突出,下頜較上頜為長。眼大,眼間隔寬平。體細長,腹部圓,尾柄較長。體被中大型圓鱗,側線完全且平直。表層性魚種,常見於平地河川、池沼和溝渠中。雜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藻類、浮游動物及水生昆蟲等為食。成熟雌魚常在水域表層竹木桿或水草上產卵,而雄魚有護卵之習性。
    • 棲地與分佈:為平地河川、湖泊及溝渠中常見的雜食性小型魚類。成魚常在水域周邊的木桿、水草及石塊表面上配對產卵,雄魚具有護卵的習性。主要分布於臺灣平地河川、湖泊、溝渠及池沼等。
    • 中文名稱: 羅漢魚(原生種)
    • 學名:Pseudorasbora parva
    • 俗名:麥穗魚、尖嘴仔、車栓仔
    • 型態及特性:頭小平扁且略尖,吻略尖而突出,下頜較上頜為長。眼大,眼間隔寬平。體細長,腹部圓,尾柄較長。體被中大型圓鱗,側線完全且平直。表層性魚種,常見於平地河川、池沼和溝渠中。雜食性,主要以水生植物、藻類、浮游動物及水生昆蟲等為食。成熟雌魚常在水域表層竹木桿或水草上產卵,而雄魚有護卵之習性。
    • 棲地與分佈:為平地河川、湖泊及溝渠中常見的雜食性小型魚類。成魚常在水域周邊的木桿、水草及石塊表面上配對產卵,雄魚具有護卵的習性。主要分布於臺灣平地河川、湖泊、溝渠及池沼等。
    • 中文名稱:臺灣馬口魚(特有種)
    • 學名:Zacco barbata
    • 俗名:山漣仔、一枝花
    • 型態及特性:在口裂末端有一對短鬚,體型細小圓鱗,由前鰓蓋後緣至屋鰭基部有一黑色寬縱帶。成熟之雄魚及雌魚,吻部有極明顯之追星。
    • 棲地與分佈:喜低溫而潔淨的水域,多棲息在河川中、上游。稚魚大多喜好在潭周圍之淺灘及緩流處活動。主要分布於臺灣西部的中、上游及小溪流中。
    【植物】
    • 中文名稱:馬藻
    • 學名:Potamogeton crispus
    • 俗名:土殺、塘蝨
    • 型態及特性:伸出水面的穗狀花序是為它的註冊商標,整株光滑,莖細長,葉薄而寬,呈線形或長橢圓形,多分枝,葉互生,長度可到5公分,寬5公釐,沒有葉柄。果實形狀像蛋,背部有3脊,有5公釐長。生長在水流和緩而且帶有泥質的河流中。

    大葉楠(特有種) 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大葉楠(特有種)
    • 學名:Machilus kusanoi
    • 俗名:草野楨楠、大葉楠仔、楠仔
    • 型態及特性:常綠大喬木,整株具芳香味,葉型大且為革質,春天發芽時具有淡紅色苞片,新葉為淡紫綠色,老葉為濃綠色。樹的形狀高大,春季來臨時新葉會呈現紅葉景觀;它的樹皮含有豐富黏質液,磨成粉後,就是俗稱「楠仔粉」或「芝蘭粉」,可供作線香原料用。樟科植物的花被細小,無萼瓣的分別,大葉楠也具有此特徵,果實為球形的核果,成熟時紫黑色。具有耐濕、耐熱的特性,但卻不耐旱。它的出現通常代表所處的林分是屬於演替成熟期,每年7~11月成熟的果實是松鼠的最愛。
    • 棲地與分佈:特產於臺灣全島中、低海拔闊葉林的溪谷以及潮濕地,為臺灣闊葉林中的重要樹種之一。
    • 中文名稱:臺灣水龍
    • 學名:Ludwigia X taiwanensis
    • 俗名:過江龍
    • 型態及特性:花瓣與萼片呈現出三角形的模樣,最是吸引人注意。長可達 5公尺。具匍匐莖或浮生莖,且莖節有發根性,整株蔓生或挺立生長,整株無毛。葉互生,長橢圓形。花開於枝頂,花瓣5枚,金黃色,長9-17mm。生長於深水位區,然而它的莖的分枝處,會產生白色的氣曩,以增加浮力,這些白色氣曩是它的呼吸根,它能讓植物體平衡地水面上游走,並輔助呼吸。
    • 棲地與分佈:全台平原至低山帶。
    • 其他:挺水植物
     
    • 中文名稱:木賊葉木麻黃(外來種)
    • 學名:Casuarina equisetifolia
    • 俗名:番麻黃、木麻黃
    • 型態及特性:綠色的小枝又細又長像針葉,很容易拔開。每個節上有退化的細齒狀葉,形狀不明顯,在節上形成淡顏色的環節。樹皮有細縫,長片狀剝落,質地疏鬆。果實是木質化的小毬果,只有1.5公分長,橢圓形。木賊葉木麻黃為木麻黃科之喬木,具有抗風、耐旱且耐鹽的特性,常被用來作為海岸的防風林。
    • 棲地與分佈:早期林務單位為了要改善臺灣海濱的惡劣環境,減少強風對沿海地區居民的損害,大量引進原產澳洲的木麻黃來防風定沙,因此臺灣西岸海濱一帶呈現一道綿延數十公里的防風林,它們主要出現在河川出海口一帶。
     
    • 中文名稱:山黃麻(原生種)
    • 學名:Trema orientalis
    • 俗名:麻布樹
    • 型態及特性:山黃麻的樹形像一把雨傘,是在一根挺直主幹的四周環生出上舉的枝條,葉子整齊的在枝條上排成兩列。而後隨著樹高的增長,下方的枝條相繼乾枯掉落,側枝便逐漸集中於樹幹中上或到最後的頂端。它的小枝及葉片上下表面都覆有絨毛,上表面較粗糙。葉片左右互生枝條上,葉子的形狀像是一顆拉長了的愛心,葉緣具細緻鋸齒。花小不具花瓣,有單性及雙性兩種花。由於軔皮富含纖維,可供製繩、造紙、紡織之用,木材還能做火柴桿喔。它的生長快速,樹皮具有多數皮孔,常常是一個地區先驅植物,也就是當山林火災或砍伐時,它就會在森林恢復時期來快速生長。
    • 棲地與分佈:臺灣地區中低海拔地區。
     
    • 中文名稱:象草(外來種)
    • 學名:Pennisetum purpureum
    • 俗名:狼尾草、青戾草。
    • 型態及特性:草的花序長而多毛,是鄉間小朋友的最愛,隨手一摘可以當作毛毛蟲嚇人,也有人喜歡採集花序,回家作乾燥花的花材,不過當花穗逐漸成熟後,小花陸續掉落,它們也跟著掉光。喜歡高溫多雨的地區,一年到頭都能看見它開花。
    • 棲地與分佈:每年10-12月在河床、岸邊、荒棄地、路旁可見它的蹤影。
     
    • 中文名稱:流蘇菜
    • 學名:Ruppiaceae
    • 型態及特性:植物體柔軟,葉細長有如絲般的形狀,雌花和雄花不顯著,雄花露出水面,讓花粉漂浮在水面上,靠水流將其流到雌花的旁邊,以達到傳粉的目的。果實形狀像蛋,先端尖細。
    • 棲地與分佈:主要生長於新竹、台中以南,靠海地區的溝渠、池塘、魚塭、河口等地區。
     
    • 中文名稱:聚藻
    • 型態及特性:體型不大,葉片呈羽毛狀,是臺灣相當常見的種類,完全沉水生長,沒有挺水葉。每一枚葉片長得像一支羽毛,開花時伸出水面,雄花在花序的頂端,雌花在下端。葉片呈細裂狀。它是一種全世界廣泛分布植物,主要生長在溪流、溝渠、池塘中。
     
    • 中文名稱:九芎(原生種)
    • 學名:Lagerstroemia subcostata
    • 俗名:苞飯花、小果紫薇、猴滑樹、怕癢樹。
    • 型態及特性:紅褐色的樹皮剝落後呈灰白色,樹幹光滑堅硬外聽說由於九芎的樹皮光滑且成片剝落,連猴子爬上去都會滑下來,因而也稱為「猴溜」。葉有很短的葉柄,長橢圓形或卵形,全綠,葉片兩端尖,秋冬季會轉成紅色,花期5到10個月。
    • 棲地與分佈:分佈於北部及東北部山地及平地的溪畔、溝渠及住家旁。
    【爬蟲類】
    • 中文名稱:白腹游蛇
    • 學名:Sinonatrix percarinata
    • 俗名:白腹游蛇、華游蛇、烏游蛇
    • 型態及特性:中型蛇,體粗短而略呈扁平。體背為灰黑色,間雜有不明顯的黑色橫斑,有些個體的腹部有黑色斑塊。喜棲息於水質較為乾凈之河川,大部分時間都在水中,偶而會爬到岸邊或石頭上曬太陽。日夜都會活動,行動迅速,攻擊性強。以河川魚類、蛙類、蝦子和蝌蚪為主要食物來源。夏季產卵,每窩產卵 4~25枚。
    • 棲地與分佈:分布於臺灣全島中、低海拔地區,水質較為乾凈之河川均有分布。
     
    • 中文名稱:擬龜殼花
    • 學名:Macropisthodon rudis
    • 俗名:頸菱蛇、偽腹蛇
    • 型態及特性:頭部寬扁,略呈三角形,體背面為棕色,上有兩列菱形或橢圓形的黑褐色斑紋,腹面則為暗黃色。以蟾蜍和蛙類為食,也有捕食臺灣鈍頭蛇和蜥蜴及蚯蚓的紀錄。容易做防禦性的動作,但其實攻擊性不強。
    • 棲地與分佈:分布於全臺灣中低海拔山區之闊葉林、溪澗、混生林、草原及墾地等地區。
     
    • 中文名稱:臺灣赤煉蛇 (保育類、特有種)
    • 學名:Phabdophis tigrinus formosanus
    • 俗名:虎斑游蛇、紅脖游蛇
    • 型態及特性:屬於中型蛇類,頭頸部有一黑色橫帶,其後緊接一黃橙色的寬橫帶,全身為黑黃相間的棋盤狀花紋,黑色斑紋一般比黃色斑紋大。白天活動,以蛙和蟾蜍為主食,也會捕食魚和其他蛇類。於夏季時產卵,每窩產8-47枚,約45天孵化。發怒時形狀和動作很像眼鏡蛇,上頷後方有一對毒牙及頸線。
    • 棲地與分佈:分布於全島1,000~2,500公尺山區,主要棲息於山區溪流、山澗及森林底層等潮濕的環境。


    食蛇龜(保育類)李雅雯、李旻樺 繪圖
    • 中文名稱:食蛇龜(保育類)
    • 學名: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
    • 俗名:箱龜
    • 型態及特性:體型渾圓,背甲高聳呈圓拱狀,中央有一列明顯的稜脊。頭部為橄欖色,頰部黃色,眼後到頸部有一條黃色縱紋,背甲為黑褐色,中央稜脊和邊緣為黃色,腹甲為暗褐色或黑色。主要以植物的果、葉與嫩芽為食。
    • 棲地與分佈:常見於臺灣低海拔山區潮濕的森林底層或森林邊緣的農耕地附近,常在果園、菜園或竹林等農墾環境中發現其蹤跡。
     
    • 中文名稱:史丹吉氏斜鱗蛇 (特有種)
    • 學名:Pseudoxendon stejnegeri stejnegeri
    • 俗名:花尾斜鱗蛇
    • 型態及特性:頭頸部背面有一倒V型紅褐色斑紋,自眼後至嘴角有一黑色縱帶;體背為棕褐色,並有一系列淺褐色斑紋自頸後排列至身體後部,尾部有淺色縱紋。性情溫和,受刺激時會呈現上下扁平,食物以蛙類及其卵為主。
    • 棲地與分佈:分布於海拔1,000-2,000公尺之中海拔山區。棲息於較陰溼之闊葉林地及溪流邊,干擾較少的開墾環境偶亦可發現,族群數量不多。

    鱉林永銘 攝影
    • 中文名稱:
    • 學名:Pelodiscus sinensis
    • 俗名:甲魚、團魚
    • 型態及特性: 自眼向耳後有一黃色與黑色的條紋,背甲顏色為深褐色,腹甲為黑色。頸部極長,吻端細長突出,狀似豬鼻子。棲息在河湖、池沼中,捕食魚、蝦、螺、蚌等為食,也常爬出水面,獵食蚯蚓等小動物。
    • 棲地與分佈:分布於全臺低海拔地區之河川、水庫與池塘,喜好棲息於以泥沙為底質的水域環境中。
    【兩棲類】
    褐樹蛙 (特有種、保育類)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褐樹蛙 (特有種、保育類)
    • 學名:Buergeria robustus
    • 俗名:狀溪樹蛙、狀樹蛙
    • 型態及特性:中、大型樹蛙,背部顏色以褐色調為主,趾端有吸盤,兩眼間有倒三角形淺色斑或線狀深色斑。具有強壯手臂與超大吸盤,這兩樣秘密武器足以讓他抵擋強勁的水流,因此有「壯溪樹蛙」的稱號。平時棲息在河邊的樹上或石縫中,到了繁殖季節時,大量遷移到河道狹窄且具有良好森林覆蓋的溪流裏。
    • 棲地與分佈:廣泛分佈於臺灣的中、低海拔山區的溪流附近、石頭、樹叢或其他水域環境。
    日本樹蛙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日本樹蛙
    • 學名:Buergeria japonicus
    • 俗名:溫泉蛙、日本溪樹蛙、日本河鹿樹蛙
    • 型態及特性:體背顏色變異很大,佈滿顆粒狀小突起,背部中央近肩胛處有一對短棒狀突起。上下唇間有幾條縱帶,兩眼間有一個倒三角形的暗色斑。屬於臺灣樹蛙家族中個頭較小的成員,外型及行為都不像樹蛙,是唯一不喜歡爬樹的樹蛙;喜歡泡溫泉的嗜好也是特立於樹蛙之中,具有耐高溫的能力。常於淺緩的流水環境生存繁殖。
    • 棲地與分佈:常見於低海拔山區較開闊的溪床或溝渠中,多出現於低海拔以下的溪流、河川,常大量出現於溫泉區附近溪流石頭上。
    • 中文名稱:阿里山山椒魚(特有種、保育類)
    • 學名:Hynobius arisanensis
    • 俗名:臺灣小鯢,阿里山小鯢
    • 型態及特性:體型中型,全長可達10公分,尾部成棍棒狀,身體外表光滑,顏色為咖啡褐或淺褐色,大部份個體無花紋。眼睛小呈黑色且突出,四肢細小,前肢為四指,後肢稍粗大有五趾,指趾間無蹼。白天躲在腐木或石頭底下,晚上出來活動,以節肢動物為食。
    • 棲地與分佈:分布於全臺中高海拔的原始針葉林或闊葉林底層陰暗潮濕處。

    古氏赤蛙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古氏赤蛙
    • 學名:Rana kuhlii
    • 俗名:大頭蛙
    • 型態及特性:體型中型粗壯,體長約5~7公分,體背為黃褐色或赤褐色,背部中央有一明顯凹處,其上有八字型凸起。頷有兩個齒狀突起,眼睛瞳孔為菱形紅色,鼓膜小而隱於皮下;身體光滑,有許多短棒狀突起。顳肌發達使頭部看起來特別大,所以又稱為大頭蛙。
    • 棲地與分佈:分布於臺灣北部及西部低海拔一千公尺以下的山間溝渠或闊葉林間。常出現於近山區緩慢水流的水溝及溪畔。
    • 中文名稱:梭德氏赤蛙(臺灣原生種)
    • 學名:Rana sauteri
    • 俗名:梭德氏蛙
    • 型態及特性:中、小型蛙類,體背為灰褐色、赤褐色或黑褐色。背側褶明顯,寬度小於第三指,長度達鼠蹊部。吻部較短,眼後鼓膜區有明顯菱形斑,趾端鈍平。平常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溪流附近的森林底層,繁殖期時遷移至溪流上游。
    • 棲地與分佈:分佈範圍廣,可高達海拔三千三百公尺山區,平常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溪流附近。
     
    • 中文名稱:楚南氏山椒魚 (特有種)
    • 學名:Hynobius sonani
    • 俗名:能高山椒魚、能高小鯢魚
    • 型態及特性:全長可達12公分,成體軀幹約5~7公分,尾部呈棍棒狀、體表光滑,顏色主要為淡褐色、黃褐色或粉紅褐色,身上散佈不規則的粗大深褐色斑紋。眼小突出,前肢細小,皮膚柔軟黏滑。數量稀少,常棲息在高海拔溪流源頭的潮濕泥土、針葉林、原始森林之石頭底下或高山草原溪流兩岸。
    • 棲地與分佈:分布範圍狹窄,僅分布在本島中部海拔2000公尺以上未受干擾之高山地區。

    斯文豪氏赤蛙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斯文豪氏赤蛙
    • 學名:Rana swinhoana
    • 俗名:尖鼻赤蛙、棕背赤蛙、鳥蛙
    • 型態及特性:體型大且修長,約6~8公分,身體有褐或綠色斑紋,腹部純白色;趾端有大吸盤。白天躲在石頭縫裡面,晚上便會探出頭來。無論白天或是黑夜,牠們都會偷偷地發出「咻~」的一聲,常常讓賞鳥的伙伴誤以為有鳥在叫,所以給他一個「鳥蛙」的稱號呢!它們在夏天繁殖,雌蛙會產卵在流速較慢的溪流中,一次可達數百顆,卵常出現在溪中水流下的石洞中。
    • 棲地與分佈:河道狹窄、具有良好森林覆蓋、溪中巨石林立、流水湍急、及空氣相當潮濕的溪流上游,特別偏好溪流兩側的山澗瀑布。廣泛的分布在全臺2000公尺以下的山區小溪流。
    • 中文名稱:臺灣山椒魚 (特有種、保育類)
    • 學名:Hynobius formosanus
    • 俗名:土龍
    • 型態及特性:身體細長具長尾,體色為均勻之黑褐色或褐色,有些個體具不規則白色斑紋,鋤骨齒為深U型,雌雄難分,但雌的軀幹較飽滿,雄的則較瘦小。,常躲在近泉源或小溪之腐木下或扁平岩石下面,但也會在森林底層之岩石下面出現。
    • 棲地與分佈:分布於全臺海拔2000公尺以上之中高海拔原始森林山區。
     
    【鳥類】
    夜鷺(特有種)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夜鷺(特有種)
    • 學名:Nycticorax nycticorax
    • 俗名:暗公鳥、夜呱、夜鶴子
    • 型態及特性:頭頂和背部藍黑色而有光澤,頭部後面有數根白色飾羽。脖子白色,翼灰白色,腳與趾黃色。幼鳥背上大致為褐色,其上有許多灰白色斑點,腹面顏色較淡,有許多棕色縱斑。為晝伏夜出的夜行性水鳥,除繁殖期外,白天大抵休憩於密林裡或白鷺鷥穴,夜間飛往水田、河邊、溪畔或養魚池等地捕食魚類、貝類、青蛙或昆蟲等。
    • 棲地與分佈:喜好棲息在石頭突起的平緩水流處,於稻田、河岸、沙灘、泥灘及沿海小溪流處活動。
    • 中文名稱:河烏
    • 學名:Cinclus pallasii
    • 型態及特性:體型圓胖,尾巴短短的往上翹著,全身暗褐色。常棲於巨大礫石,頭常點動,翹尾並偶爾抽動。
    • 棲地與分佈:分布於臺灣中、低海拔山區,喜歡棲息於山澗河谷的清澈溪流附近,為普遍留鳥。

    紫嘯鶇 (特有種)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紫嘯鶇 (特有種)
    • 學名:Myiophoneus insularis
    • 俗名:琉璃鳥
    • 型態及特性:屬於高山性鳥類,是臺灣鶇科中體型最大的,雌雄羽色相同,全身為濃紫藍色,具有金屬光澤。生性機警常見於地面活動,受干擾時會直線低飛,常發出似腳踏車煞車時發出之尖銳聲音;善於啄食蚯蚓、昆蟲、蛇、蜥蜴及水生昆蟲。繁殖季節叫聲更富變化。
    • 棲地與分佈:棲息於中、低海拔之山澗溪流附近,族群分佈廣泛,從低海拔之溪流到海拔2100公尺之山澗,均可發現其蹤跡,喜棲息於較陰暗的地方。

    灰鶺鴒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灰鶺鴒
    • 學名:Motacilla cinerea
    • 俗名:牛屎鳥
    • 型態及特性:嘴黑色,有明顯白色眉斑,背面灰色,尾羽黑色,外側則白色,腳黃褐色。通常單 獨活動,稍具領域性。行進時上下擺動尾部,尾長比黃鶺鴒稍長,停棲時身體稍呈水平狀,飛 行時呈大波浪狀,並發出「〈一〈一 -〈一〈一」或「〈一、〈一〈一」鳴聲。
    • 棲地與分佈:通常出現於中、低海拔之山澗溪流,亦會出現於平地之水域地帶。喜歡在2800m以下山區,溪流附近或農耕地灌溉溝渠邊活動。

    翠鳥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翠鳥
    • 學名:Alcedo atthis
    • 俗名:魚狗、釣魚翁、金鳥仔
    • 型態及特性:雄鳥嘴黑色,腳紅色,頭上至後頸暗綠色而有光澤,密布淡藍色斑點。背至尾藍色而有光澤;翼暗綠色而有藍色光澤,密布淡藍色斑點。眼先至耳羽橙紅色,前後方有白斑。雌鳥大致似雄鳥,但下嘴基部紅色。常佇立於水邊突出之枝頭或岩石上,發現獵物時,即衝入水中捕食;亦會於空中定點振翅,再急降而下衝入水中捕食。
    • 棲地與分佈:出現於平地至低海拔之河川、溪流、池塘及溝渠地帶。
    鉛色水鶇 (特有亞種)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鉛色水鶇 (特有亞種)
    • 學名:Rhyacornis fuliginosus
    • 型態及特性:雌雄體色不同;雄鳥全身多為暗鉛灰色,腹部以下的羽色略淡,額、眼先、頰略呈黑色,尾上、下覆羽及尾羽栗為紅色,尾羽末端及飛羽為暗褐色。雌鳥背面為暗灰色,略帶褐色;尾上覆羽白色,尾羽及飛羽呈暗褐色。領域性極強,會驅趕比牠大型的鳥類,捕食昆蟲後會立即返回原地。
    • 棲地與分佈:生活在中、低海拔山區溪流中的岩石區或溪岸旁山壁上。
    【甲殼類】
    • 中文名稱:粗糙沼蝦(原生種)
    • 學名:Macrobrachium asperulum
    • 俗名:黑殼沼蝦
    • 型態及特性:第二附肢(螯)較長,大型雄性個體頭胸甲粗糙,體色為極深的墨綠色;而中、小型個體在頭胸甲與腹部交界處有一圈深色細點,體色為半透明。第二步足動指與不動指交接處通常為橘紅色。這種蝦類終生不會接觸到海水,離開母親身體後,小蝦苗會在立刻躲到水草中裡避免被水流沖走。
    • 棲地與分佈:多棲息於河川中、上游或水庫、湖泊等地,分布於瑞穗以上之秀姑巒溪流域。
     
    • 中文名稱:貪食沼蝦(原生種)
    • 學名:Macrobrachium lar
    • 俗名:過山蝦、金神沼蝦、斑節蝦。
    • 型態及特性:額角略微上揚且較為粗壯,第二步足左右對稱在動指基部有一較大齒狀突起和數個小齒狀突起,其第二步足之掌部常有深淺不一的斑紋,動指與不動指交界處有一橙色斑點。為臺灣沼蝦中體型最大的,腹節兩側有明顯橙色斑點,因此有班節蝦之稱。
    • 棲地與分佈:多棲息於河川中、上游水域,在河川的小支流處經常可見,且常有非常大型之個體。
     
    • 中文名稱:臺灣米蝦(原生種)
    • 學名:Caridina formosae
    • 型態及特性:體小僅約 1.5 公分,呈半透明保護色。
    • 棲地與分佈:多發現於細小河川上游支流。

    拉氏清溪蟹(原生種)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拉氏清溪蟹(原生種)
    • 學名:Candidiopotamon rathbunae
    • 俗名:紅蟹、赤蟹
    • 型態及特性:大型個體為為紅棕色或橘紅色,而小型個體則稍帶暗綠色。頭胸甲稍扁,略呈方形,前額稜線明顯且具顆粒狀凸起,頸溝大略可見,一邊來說左右螯對稱,但通常左螯稍大。它是臺灣最大型且凶猛的淡水蟹。通常棲息在山澗小溪石塊或枯葉下,亦有發現棲息於泥質洞穴中。
    • 棲地與分佈:多棲息在山澗溪流的石下,由河口至海拔2,000公尺都有分布,是臺灣分布最廣的淡水蟹,體型大適應力極強。分佈範圍西部地區由台北縣烏來鄉及桃園復興鄉以南至恆春半島,東部地區則分佈於花蓮縣以南至台東縣。
    【水棲昆蟲】
    • 中文名稱:蜉蝣
    • 學名:Ephemeridae(科名)
    • 型態及特性:身體細長,體長0.3-2.7公分,非常柔軟。頭部靈活,複眼大,單眼3個;觸角短,翅膜質,有較密的網狀脈,休息時豎立在背面;前翅大,三角形;後翅小或無。成蟲有趨光性,常見於燈下。蜉蝣白天不活動,隱藏在雜草叢中及河邊的樹葉背後。傍晚時成群結隊在水邊飛舞,進行交配產卵,雄蟲交配完後,很快就結束了生命;雌蟲產完卵完成了傳代任務後,亦隨即死於水面,成為魚類和青蛙的餌料。成蟲壽命很短,所以就有了成語"朝生暮死"來形容其壽命的短暫。
    • 棲地與分佈:在河川中的蜉蝣受溫度、底質、水質和流水速度等的影響很大。它們主要生活在溪水及湖泊邊,稚蟲一般生活在淡水中,是魚及多種動物的優良飼料。根據稚蟲對水域的適應與要求,可用於監測水域類型與污染程度。稚蟲優雅的體形和有趣的水中活動還可為人增添樂趣。

    石蠅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石蠅
    • 學名:Perlidae(科名)
    • 俗名:石螻
    • 型態及特性:石蠅成蟲的體型中等,身體狹長略扁,體壁柔軟,多為黃褐色,或帶有黑褐色光澤。頭部扁平,具複眼及單眼,觸角頗長,幼蟲的外型酷似蜉蝣,石蠅身體特化成扁平狀,以減少水流阻力,而其肢腳的末端具有爪,可幫助吸附於岩石上。稚蟲生活於水中,通常匍匐於水下的岩石上。成蟲在水邊附近交尾,雌蟲產卵於水邊,常達數千粒,呈塊狀。成蟲羽化後在水邊植物間活動,入夜後會被誘至燈下。
    • 棲地與分佈:分佈於臺灣各河川的上游。
     
    • 中文名稱:石蠶蛾
    • 學名:Trichoptera(目名)
    • 型態及特性:長的像蛾,觸角絲狀,一般體型在 5~30mm左右,成蟲口器退化不進食,具有蛾類所沒有的尾毛。在水中石頭縫隙,有許多像蜘蛛網的東西,那就是石蠶蛾的幼蟲的補蟲網。幼蟲為水棲性,會吐絲將水中小石頭、枯枝落葉等築成棲身的巢,多為雜食性,夜晚具趨光性,石蠶幼蟲多會築巢,且巢之形狀與材料隨種類不同。它們主要以藻類與有機碎屑為食。
    • 棲地與分佈:各溪流流域皆可看到它的蹤跡,常在水面上或水中活動。

    豆娘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豆娘
    • 學名:Calopterygidae
    • 型態及特性:豆娘棲息的水域從流水性的棲流、山溝、田溝,到靜水性的池塘、湖泊、沼澤、水窪、水田都有。
    • 棲地與分佈:外觀和蜻蜓很像,但體型較小、身體較纖細,大複眼明顯分開,整個頭部形似啞鈴。昆蟲色常豔麗。休息時一般四翅豎立體背。稚蟲體細長,腹末有3個尾鰓,尾鰓為呼吸器官,常呈葉片狀,也有呈囊狀或其他形狀。豆娘的成蟲一般習慣在稚蟲(水蠆)棲息的水域附近活動、覓食、求偶、產卵。大部分豆娘休息時會將翅膀豎攏在胸部的背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