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湖泊水域生態環境

    【魚類】
    • 中文名稱:小盾鱧(外來種)
    • 學名:Channa micropeltes
    • 俗名:魚虎、紅線鱧、紅鱧
    • 型態及特性:掠食性很強,除了掠食其它魚種,在水面上游動的蛙類、龜鱉及水鴨等也都會被攻擊。孵化後幼魚群集靠岸邊的水面,成魚在魚群下守衛。最大體型可達130 cm,20 kg以上。原引進做為觀賞魚,可能因其成長快速及掠食性強被棄養。
    • 棲地與分佈:棲息於水塘、池沼及溪流緩水域,耐污濁缺氧的環境。
    • 中文名稱:
    • 學名:Aristichthys nobilis
    • 俗名:竹腳花眉
    • 型態及特性:體型屬於側扁型,較高。頭大,頭長約為體長的1/3,頭前部寬闊。口大,吻寬而且圓,下頜向上微翹。眼較小,在頭側中軸下方。有咽頭齒。鰓孔寬大,腮耙細密。鱗細小而密。尾鰭是叉形。體的背面和兩邊側面上部有一點黑,兩側有很多不規則的黑色斑點,腹部是灰白色,每個鰭都是淡灰色的。
    • 棲地與分佈:鱅喜歡生活在靜水的中上層,動作很慢,不喜活動。以浮游動物為主食,亦食一些藻類。成魚性成熟時期會到河川中產卵,之後又會回到湖泊中。
    • 中文名稱:琵琶鼠魚(外來種)
    • 學名:Plecostomus punctatus
    • 俗名:垃圾魚、清道夫
    • 型態及特性:身體呈長型扁平狀,頭寬大,具吻鬚 1 對,腹面平坦,口位於身體下方特化作吸盤狀。背鰭大,具硬棘;而體部無側線,全身滿佈黑色不規則塊斑與棕色網狀線紋。在水流較急的水域,它會黏附在底質上幾乎不動;但在不流動的靜水域內,它的活動力會增加,攝食石塊上或養殖池的附著性藻類及底層的有機物碎屑,所以適合飼養來消除水體內苔類及有機物質。
    • 棲地與分佈:屬於能耐低鹽度的底棲性淡水魚類,棲息於水流緩慢之水域底層,在優養化的水域中也能存活,適應力極強。
    • 中文名稱:蘭副雙邊魚(外來種)
    • 學名:Parambassis ranga
    • 俗名:印度玻璃魚
    • 型態及特性:魚體為橄欖型,極側扁。除帶有少許淺黃色澤以外,魚體上沒有任何顏色,在側射光的照射下,則可見紅藍色澤。鰓蓋和側線部是最亮的銀色部分,銀色肚囊中包藏著內臟器官,背鰭的前部成刺狀,尾鰭深叉狀。最大體長可達8公分。
    • 棲地與分佈:分佈在亞洲地區,包括巴基斯坦、印度、孟加拉、泰國、緬甸及馬來西亞,尼泊爾亦有發現此魚種,在日月潭中幾乎都被這種玻璃魚所侵略。
    • 中文名稱:鰻魚
    • 學名:Anguilla japonica
    • 俗名:
    • 型態及特性:體長,尾部側扁。鱗片細小而埋藏於皮下,無腹鰭,體背部呈灰黑色至黃褐色,腹面為白色,無斑紋。通常在夜間活動,屬降河性迴游魚類。是一種降海洄游之魚類,在河川中成長,以底棲動物、小魚為主食,偶爾亦見其攝食高等水生植物之碎屑。
    • 棲地與分佈:分布於臺灣各河口區,其河川中、下游也皆有分佈,棲息於河川底層與洞穴,但較為少見。
    • 中文名稱:青魚
    • 學名:Mylopharyngodon piceus
    • 俗名:黑鯇、青鯇、螺螄青
    • 型態及特性:體延長,前部略呈圓筒狀。腹部圓,無肉稜。頭中大,頭頂寬。吻短,前端圓鈍。口大,前位,上頜略長於下頜。咽頭齒很大而呈臼齒狀,齒面平滑。體是青黑色,背部的側面泛黑,腹部是灰白色,鰭都是黑色。
    • 棲地與分佈:目前臺灣地區的各大水庫、湖泊及養殖池多有養殖。
    • 中文名稱:馬拉麗體魚(外來種)
    • 學名:Parachromis managuensis
    • 俗名:珍珠石斑、淡水石斑
    • 型態及特性:從中美洲所引進的,兇猛的肉食性魚類,以小魚及大型無脊椎動物為食,最大體長可達60cm,體重1.5 kg以上。在原產地常與吳郭魚混養,以抑制養殖池裡快速繁衍的吳郭魚稚魚。
    • 棲地與分佈:在水庫放養之外,中南部的河川像八掌溪、高屏溪都可以看到。
    • 中文名稱:草魚
    • 學名:Ctenopharyngodon idellus
    • 俗名:鯇、油鯇、草鯇、白鯇
    • 型態及特性:性情很活潑,游泳非常迅速,常常會一整群的攝食,是屬於草食性的魚類。體型比較長,有一點呈圓筒型,體色是茶黃色,背部青灰有點帶草綠,各個鰭成微黃色。
    • 棲地與分佈:喜歡在河川、湖泊等中、下層和近岸多水草的地方。有洄遊習性,性成熟時會在河川中產卵,產卵後的親魚和幼魚會流入支流和湖泊中。
    • 中文名稱:團頭魴
    • 學名:Megalobrama amblyceplala
    • 俗名:武昌魚
    • 型態及特性:體高但很短,有點側扁,體型是菱形,腹部到胸鰭基部到肛門有一個肉稜。頭很短小為三角形。口徑小,但沒有鬚。臀鰭延長。背鰭硬棘後緣無鋸齒。體背灰黑色,腹側灰白色,體側鱗片基部灰白色,邊緣灰黑色,沿體側並有若干縱列的黑色條紋,鰭為青灰色。
    • 棲地與分佈:棲息於水流緩慢的河流或湖泊的中下層水域,而以泥質底,並有水草雜生的靜水域最多,幼魚以浮游動物為主食,成魚以水生植物為主食。
    • 中文名稱:七星鱧
    • 學名:Channa asiatica
    • 俗名:月鱧、姑呆
    • 型態及特性:體型前面呈圓筒形,後部漸側扁,尾柄粗短。無腹鰭。尾鰭圓形。體呈綠褐色或暗黑色,腹部灰白;體沿中線有8~10條"ㄑ"形的黑色橫紋。頭部眼後具2黑色縱帶。尾鰭基部有一近圓形的黑斑,斑點的四周具白緣。在胸鰭基部的後上方具一黑斑。背鰭和臀鰭灰黑色,胸鰭和尾鰭灰色。
    • 棲地與分佈:分布於台北、宜蘭以及台南以北的溪流水域。
    • 中文名稱:鯁魚
    • 學名:Cirrhina molitorella
    • 俗名:鯪魚、鯁仔
    • 型態及特性:體長很扁,背鰭起點前方,身體有明顯的隆起。腹部很圓,吻短鈍而突出,兩頜邊緣均具有角質薄鋒;上頜兩對細小頜鬚。背側灰青色,腹部銀白,基部有藍黑色斑點,聚成一堆類似菱形的斑塊。體側鱗片基部有三角形淺綠色斑點。
    • 棲地與分佈:臺灣西部的水庫已經有養殖,溪流和池塘沒有。
    • 中文名稱:紅鰭鲌(外來種)
    • 學名:Culter erythropterus
    • 俗名:曲腰、翹嘴巴、總統魚、白魚
    • 型態及特性:體延長而側扁,背部明顯隆起,腹緣淺弧形,胸鰭基部至肛門有完全之腹稜。頭小而側扁,背面稍向下凹。口上位。無鬚。成魚的胸鰭、腹鰭及臀鰭為淡橘黃色。雄魚在繁殖季節會出現白色追星。
    • 棲地與分佈:中大型魚類,適應性強,生活於湖泊、池塘等靜水域或河川之緩流處。游泳能力強,攻擊性亦強,為肉食性魚類,幼魚以水生無脊椎動物及小魚為食,成魚則以小魚為主食。
    【植物】
    布袋蓮

    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布袋蓮
    • 學名:Eichhornia crassipes
    • 俗名:水鴛鴦、浮水蓮花
    • 型態及特性:浮水性的多年生水草,常成群生長。根纖維狀,羽狀分歧。葉倒卵狀圓形或菱形,葉柄海棉質,生於泥地者少有膨大現象,但漂浮於水面上的則具有顯著的膨大浮囊。花莖粗大而直立,總狀花序,花為漏斗狀鐘形,淡藍紫色。布袋蓮的繁殖力特別強,即使在污染的水塘也能形成一股惡勢力,令其它的水生植物難以立足。
    • 棲地與分佈:全臺灣水域及人工湖皆有本種植物的蹤跡。
    海上龍宮
    火炭母草

    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火炭母草
    • 學名:Polygonum chinense
    • 俗名:冷飯藤、秤飯藤、紅骨冷飯藤、川七
    • 型態及特性:多年生草木,或灌木狀蔓莖,莖有很多分枝,全株都沒有毛,葉廣卵形乃至長橢圓狀卵形,表面有斑紋。花圓錐花序,花為白色或淡紅色。
    • 棲地與分佈:臺灣的原野路旁、荒廢的池塘以及山地都可以看到。
    • 中文名稱:蓴菜
    • 學名:Brasenia schreberi Gmel.
    • 型態及特性:多年生浮葉性草本水生植物,地下莖匍匐生長,新株外部黏覆透明 膠質。葉橢圓形或盾狀,葉面綠色,葉背紫暈,種子長橢圓形,土黃色。
    • 棲地與分佈:蓴菜在臺灣僅發現分布在宜蘭縣境內,海拔較高且腐植質堆積較深厚之酸性湖沼中。位於大同鄉境內的崙埤池及中嶺池,是後來發現蓴菜在臺灣最 大的族群分布地,前者海拔高約800m,後者則約1,000m,兩處均位於鄰近山谷中。
    • 中文名稱:水社柳
    • 學名:Salix kusanoi
    • 型態及特性:落葉性喬木或是小喬木, 只有臺灣才有,每年2月的時候葉跟花會同時展開,嫩黃綠色的新芽和很像酒瓶刷子的花序,非常具觀賞性。
    • 棲地與分佈:產地有宜蘭神秘湖(Shenmihu)、雙連埤(Shuanglienpi)、草埤(Tsaopi)屏東東源(Tungyuan)、南仁山(Nanjenshan)等,海拔分布1000m以下濕地。
    五節芒

     

    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五節芒
    • 學名:Miscanthus floridulu
    • 俗名:寒芒、管草、管蓁、芒草
    • 型態及特性:臺灣最最常見的草本植物。多年生,粗壯而強悍。葉長呈劍形,灰綠色,葉緣有細鋸齒,會刮傷人。
    • 棲地與分佈:在墾殖地、廢耕地、崩壞地,都可以生長。陽明山區的火山地熱區、裸露地常見,陽性,不耐遮蔽,為火山植物群代表。
    • 中文名稱:毛花雀稗
    • 學名:Psapalum dilatatum
    • 俗名:金冕草、達利雀稗
    • 型態及特性:多年生草本,稈基部彎曲,沒有毛,葉片是線形,除了基部葉舌處有長毛外,其他部位都沒有毛。
    • 棲地與分佈:全臺各地都有,通常都在湖泊周圍生長。
    • 中文名稱:地毯草
    • 學名:Axonopus compressus
    • 俗名:熱帶地毯草
    • 型態及特性:多年生草本,莖背腹扁壓,匍匐蔓延。稈節有很多鬚毛。葉片很薄,短而廣。先端圓鈍,葉舌短小,最上葉較小,葉緣具絨毛,葉鞘鬆弛,基部扁疊。
    • 棲地與分佈:全臺各地都有。
    • 中文名稱:香蒲
    • 學名:Typha angustifolia L.
    • 俗名:水蠟燭
    • 型態及特性:香蒲高可達兩公尺,地下莖匍伏泥中,地上莖直立呈圓柱型,於4-9月開花,擁有俗稱水蠟燭的圓錐形穗狀花序,該花序雌雄同株,上方結雄花序,其下為雌花序,雌雄花序不分離,為其與同屬香蒲屬的水燭分辨之特徵。棲地及分布:慣見於沼澤濕地、荒廢水田、水邊。
    • 棲地與分佈:慣見於沼澤濕地、荒廢水田、水邊。
    • 中文名稱:蘆葦
    • 學名:Phragmites commnuis
    • 俗名:葦、蘆
    • 型態及特性:地下莖發達,植株高大。葉:葉片2cm寬,葉舌1mm長,上緣撕裂狀,葉互生呈長披針形。花:於8~12月開花,白綠色或褐色,園錐花序,每一小穗由三朵小花構成,雌雄同株。果:穎果,披針形。多年生草本。大小:約1~3m高。
    • 棲地與分佈:灌溉溝渠旁,河堤沼澤地等。
    • 中文名稱:睡蓮
    • 學名:Nymphaea L.var.dentata (Schum. et Thonn.)Nichols
    • 型態及特性:多年生浮葉草本。葉兩型:沈水葉,三角形或戟形,褐色;浮水葉圓形,綠色,鋸齒緣,柄長達1公尺以上。花單出,有長柄,萼四枚。
    • 棲地與分佈:臺灣有2種原生種,子午蓮( Nymphaea tetragona Georgi )和白花睡蓮( Nymphaeahouchali Burm f. ),但野生睡蓮已難得一見。目前全臺栽培面積以嘉義縣的水上地區居多,其次是台南市的六甲與白河地區,以及台北石門一帶,主要用來當作切花、食用及園藝盆栽。
    • 中文名稱:水毛花
    • 學名:Barringtonia racemosa
    • 型態及特性:多年生草本,呈三角狀聚集生長的稈,以及無穗柄的小穗,是最容易識別的特徵,繁殖力很強。
    • 棲地與分佈:全島平地至山區,是典型的湖沼性植物。
    • 中文名稱:慈菇
    • 學名:Sagittaria trifolia L.
    • 俗名:三腳剪
    • 型態及特性:多年生草本,生於水中或泥地中,具有走莖,走莖的末端則為小球莖;葉根生,有長柄,基部呈鞘狀,葉片箭形,先端銳尖;花序總狀,單性花3-5朵輪生,雄花在上,雌花在下,花瓣3片,白色,雄蕊與雌蕊均為多數,多數之小瘦果共同組合成單花聚合果,小瘦果有翼。
    • 棲地與分佈:全島海拔0-800公尺水田、沼澤及溝渠中,常與水稻混生。
    • 中文名稱:臺灣水韮(保育類)
    • 學名:Isoetes tawianensis
    • 型態及特性:長的就像一叢小韭菜生長在水中,細長的葉子在基部變得比較寬扁,孢子囊果就長在葉子的基部內側,平時整株植物都沉在水中,枯水期時植物體才會露出水面。
    • 棲地與分佈:主要生長在溫帶地區,臺灣水韮是在民國60年左右才在陽明山國家公園被發現。雖然夢幻湖海拔只有700公尺,但由於冬季的東北季風所造成的效應,溫度降的很低,甚至會下雪,所以臺灣水韮才能在這裡落地生根。
    • 中文名稱:穀精草
    • 學名:Eriocaulon buergerianum
    • 型態及特性:穀精草科植物。具有大量鬚根,鬚根會在水中的底泥;葉基生,長6-20釐米;頭狀花序球形,徑4-6毫米。
    • 棲地與分佈:主要生長在陽明山國家公園的夢幻湖中。
    • 中文名稱:浮萍
    • 學名:Spirodela polyrrhiza
    • 俗名:水萍、萍仔草、水萍草、浮萍草
    • 型態及特性:為浮水小草本,全株是扁平的葉狀體;鬚根生於葉狀體的下面,根冠很尖;葉狀體呈倒卵形或圓形,上面是綠色,下面是紫色,有時綠色。夏季的時 候會開淡綠色的小花,果實是圓形的,子房內有胚珠2顆。
    • 棲地與分佈:浮萍是水生植物,喜歡生長在氣候溫和、水流平穩、排水暢通的池塘、沼澤、低窪區或水稻田。
    【爬蟲類】
    • 中文名稱:南蛇
    • 學名:Ptyas mucosus
    • 型態及特性:無毒,大型蛇類。全咖啡色,雜黑色小斑點,上下存具黑色邊鱗,故嘴巴上下有數條明顯黑色斑紋。年輕個體雜斑較多,體色呈橄欖綠。
    • 棲地與分佈:生活在低海拔開闊的林地、灌叢、草地和農耕地等。
    • 中文名稱:雨傘節(保育類)
    • 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
    • 俗名:白節仔(閩南語)、節仔(閩南語)、銀環蛇
    • 型態及特性:體色黑白相間,頭部是橢圓形,在臺灣是所有陸生蛇類毒性最強的,大部分都在晚上尋找食物,像魚類、爬蟲動物和小型哺乳類,但是性情非常溫和,除非有被干擾才會攻擊人類。
    • 棲地與分佈:大部分在全臺低海拔地區,像水田、溪流或水塘旁邊等等。
    • 中文名稱:過山刀
    • 學名:Zaocys dhumnades
    • 型態及特性:是屬於大型蛇類,體長可達 220公分。眼睛很大,模樣很有趣,所以又稱為「大眼蛇」。身體為橄欖綠色,後半段是深灰黑色。幼蛇體色較鮮艷,而且頭的比例也較大,摸起來很粗糙。
    • 棲地與分佈:常常在河床溪旁、灌叢中、森林底層及草地上活動,在白天才會出現的蛇類,有時候也會在登山步道上發現。警覺性很高,行動非常靈敏,一轉眼就不見了。
    • 中文名稱:臭青公
    • 學名:Elaphe carinata
    • 俗名:臭青公、臭仙母、隆脊蛇
    • 型態及特性:體型細長強壯,眼大具有圓形瞳孔,全身鱗片光滑,尾巴細長。上、下唇後緣為黑色,體背部為帶橄欖綠的褐色或黑褐色,後段有不規則的黑色斑紋,接近尾部斑紋越明顯,腹部為白色。
    • 棲地與分佈:生活在中、低海拔的山區、丘陵和平地的開闊樹林、灌叢、草地和農墾地等環境。
    海上龍宮
    赤尾青竹絲

     

    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赤尾青竹絲
    • 學名:Trimeresurus stejnegeri
    • 型態及特性:是臺灣地區最常見,數量最多的毒蛇,又叫為赤尾鮐。全身為草綠色、翠綠色或深綠色,尾巴末端是磚紅色或暗紅色。
    • 棲地與分佈:喜歡棲息在中低海拔的小山區和平地之樹林、灌叢、草叢、竹林、溪流、水田、果園和農作地等環境,適應力強。
    • 中文名稱:黃龜
    • 學名:Clemmys mutica
    • 型態及特性:頭跟背為黃綠色,兩側到眼睛到耳朵各有兩條黃色條紋喉部,背甲為淺棕色黃褐色,腹甲為黃色具馬蹄形黑色斑點或為全黑。
    • 棲地與分佈:全臺低海拔之池塘、水田等,曾經在山坡的農墾地被發現,族群數量相當少。
    • 中文名稱:雨傘節(保育類)
    • 學名:Bungarus multicinctus
    • 俗名:白節仔(閩南語)、節仔(閩南語)、銀環蛇
    • 型態及特性:體色黑白相間,頭部是橢圓形,在臺灣是所有陸生蛇類毒性最強的,大部分都在晚上尋找食物,像魚類、爬蟲動物和小型哺乳類,但是性情非常溫和,除非有被干擾才會攻擊人類。
    • 棲地與分佈:大部分在全臺低海拔地區,像水田、溪流或水塘旁邊等等。
    【鳥類】
    老鷹

    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老鷹
    • 學名:Milvus migrans
    • 俗名:鷹仔、獵鴞
    • 型態及特性:全身暗褐色,羽緣及頭、腹等處顏色有淡褐色條紋,翼下有一明顯白斑,尾羽較其他鷹類長。以小動物為主食,如鳥類、昆蟲、魚類等,亦取食動物屍體。
    • 棲地與分佈:近山的水域,包括海港、河湖、水庫等。不畏干擾,可在城鎮內活動。
    • 中文名稱:小彎嘴(臺灣特有亞種)
    • 學名:Pomatorhinus ruficollis
    • 俗名:竹腳花眉
    • 型態及特性:嘴長下灣、眉線白色,過眼線黑色腹部黑色縱紋明顯。性羞怯,不易見。叫聲嘹亮,常發出低沉的「嘟、嘟、嘟」或「可歸、可歸」聲。
    • 棲地與分佈:棲息於低山區至山麓雜木林或果樹林,為普遍的留鳥。
    白頭翁

    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白頭翁
    • 學名:Pycnonotus sinensis
    • 俗名:白頭殼仔、白頭公
    • 型態及特性:頭至頸部為黑色,後頭部有一大塊白斑,演後亦有一塊白斑,胸部呈淡褐色,腹部為白色。翼面呈黃綠色。相似種為烏頭翁,後頭部無大白斑。
    • 棲地與分佈:在臺灣局限分布於屏東縣楓港以北之西部平地至低山區;在海拔1,600公尺附近山地亦曾有出現記錄;東海岸則見於天祥、花蓮以北之平地。
    紅嘴黑鵯(臺灣特有亞種)
    • 中文名稱:紅嘴黑鵯(臺灣特有亞種)
    • 學名:Hypsipetes madagascariensis
    • 俗名:紅喙嗶仔
    • 型態及特性:屬於留鳥,全身都是黑色,只有初級飛羽有點帶灰白色,在翅膀上形成一個大灰斑。嘴巴和腳都是紅色,幼鳥都是暗紅色。
    • 棲地與分佈:通常在中、低海拔之山坡地及林緣地帶中出現。
    綠繡眼

    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綠繡眼
    • 學名:Zosterops japonica
    • 俗名:青笛仔.青笛.青絲仔
    • 型態及特性:體長約11 cm,上身自頭部、背部延伸至尾部呈黃綠色,喉部有較明亮的黃色,眼框周圍為白色,故名為繡眼。腹部為灰白色,體型相當小巧,經常在樹梢跳躍。
    • 棲地與分佈:極為普遍,甚至城市住宅區亦常見。
    五色鳥(臺灣特有亞種)

    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五色鳥(臺灣特有亞種)
    • 學名:Megalaima oorti
    • 俗名:花和尚
    • 型態及特性:身上大致為豔綠色.而頭部與部紅.黃.藍.黑等顏色.棲息於闊葉林中,形成良好的保護色,不易被發現。喜歡鳴唱而其叫聲有如何上敲擊木魚的咯咯聲,故名之。
    • 棲地與分佈:在臺灣則棲息在中低海拔山區, 於濃密的闊葉林或次生林的中上層。
    • 中文名稱:樹鵲(臺灣特有亞種)
    • 學名:Dendrocitta formosae
    • 俗名:嘎嘎兒
    • 型態及特性:棲息於高樹的中上層,飛行緩慢,飛翔時翼部白色斑和腰部之白色羽毛清晰可見。
    • 棲地與分佈:在臺灣棲息於中、低海拔山區,或是山麓附近的雜木林以及果樹林,為普遍的留鳥。
    繡眼畫眉(臺灣特有種)

    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繡眼畫眉(臺灣特有種)
    • 學名:Alcippe morrisonia
    • 俗名:白眶雀
    • 型態及特性:頭、頸背鼠灰色,有白色眼圈及黑色眉線,其他部分褐色,腹部較淡。平時即相當吵鬧,遇有人靠近時叫聲更大,類似「擠擠擠擠」,但在繁殖期有非常悅耳婉轉的歌聲,聲音頻率高且音質帶濃厚鼻音,前半段接近哨音「Fa Rei Fa」重覆兩次,然後以「依依依依」做結尾。
    • 棲地與分佈:高中低海拔潤葉林中下層的鳥類,分布很廣且數量多,非繁殖季成群活動,常有他種鳥類加入群體中,而本種常是鳥群的主導者。
    • 中文名稱:大冠鷲
    • 學名:Spilornis cheela
    • 俗名:蛇鷹、臺灣蛇鷹、蛇鵰
    • 型態及特性:體型大,頭部黝黑白相見的冠羽,後頭羽毛略長。腹以下有白色細斑點。停棲時全身大致為黑褐色有細斑,臘膜、眼及腳皆黃色。
    • 棲地與分佈:臺灣的中、低海拔之闊葉林。
    家燕
    • 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家燕
    • 學名:Hirundo rustica
    • 俗名:燕仔
    • 型態及特性:長約17cm,雙翼長、尾羽呈分叉狀,嘴喙張開時頗為寬大。背部及翼羽呈鮮艷之黑藍色澤,腹部白色,喉部與額頭為紅褐色,喉與腹部交處有一黑色環帶。粗大的黑色過眼線為主要特徵。常發出「加唧、加唧」聲,頻頻擺動尾巴或打圈。
    • 棲地與分佈:為春秋過境鳥或冬候鳥,每年九月自中國北方過境臺灣南端,散棲於大鵬灣附近地區之樹枝或電線上。
    【水棲昆蟲】
    • 中文名稱:蜻蜓
    • 學名:Agabus fulvipennis
    • 型態及特性:常常在水底石頭縫中, 將石頭輕輕翻開會發現成蟲,體色是黑色,如果剛羽化個體比較是淡褐色,體長約6.0~ 8.0mm,後足特化為泳足,會在水中游泳。幼蟲在有機物通在較多的泥巴中,幼蟲與成蟲都是肉食性。主要是吃水中的搖蚊幼蟲。
    • 棲地與分佈:本種產於臺灣的平地 到山區的水域間。
    • 中文名稱:搖蚊
    • 學名:Diptera(目)、Chironomidae (科)
    • 俗名:紅蟲
    • 型態及特性:幼蟲體紅色,俗稱「紅蟲」,能生存於高度有機污染的底質中,是重要的水質指標之一。
    • 棲地與分佈:本科之分佈範圍大,種類數多,對污染的忍受性很高。
    • 中文名稱:水黽
    • 學名:Aquarlus elongates
    • 型態及特性:身體很細長,非常輕盈;前腳很短,可以用來捕捉獵物;中腳和後腳也很細長,長著具有油質的細毛,具有防水作用,以落水的小蟲體液或死屍魚體為食物。
    • 棲地與分佈:棲息於靜水面或溪流緩流水面上。
    • 中文名稱:東方黃緣龍蝨
    • 學名:Cybister tripuntatus
    • 型態及特性:成蟲的體長約11.0 mm , 深墨綠色,體側各有1條黃色縱帶,十分明顯。
    • 棲地與分佈:廣泛分布在臺灣平地到高山區的水域,數量相當的少。
    • 中文名稱:蜉蝣
    • 學名:Ephemeridae(科名)
    • 型態及特性:身體細長,體長0.3-2.7公分,非常柔軟。頭部靈活,複眼大,單眼3個;觸角短,翅膜質,有較密的網狀脈,休息時豎立在背面;前翅大,三角形;後翅小或無。成蟲有趨光性,常見於燈下。 蜉蝣白天不活動,隱藏在雜草叢中及河邊的樹葉背後。傍晚時成群結隊在水邊飛舞,進行交配產卵,雄蟲交配完後,很快就結束了生命;雌蟲產完卵完成了傳代任務後,亦隨即死於水面,成為魚類和青蛙的餌料。成蟲壽命很短,所以就有了成語"朝生暮死"來形容其壽命的短暫。
    • 棲地與分佈:在河川中的蜉蝣受溫度、底質、水質和流水速度等的影響很大。它們主要生活在溪水及湖泊邊,稚蟲一般生活在淡水中,是魚及多種動物的優良飼料。根據稚蟲對水域的適應與要求,可用於監測水域類型與污染程度。稚蟲優雅的體形和有趣的水中活動還可為人增添樂趣。
    • 中文名稱:石蠶蛾
    • 學名:Trichoptera(目名)
    • 型態及特性:長的像蛾,觸角絲狀,一般體型在 5~30mm左右,成蟲口器退化不進食,具有蛾類所沒有的尾毛。在水中石頭縫隙,有許多像蜘蛛網的東西,那就是石蠶蛾的幼蟲的補蟲網。幼蟲為水棲性,會吐絲將水中小石頭、枯枝落葉等築成棲身的巢,多為雜食性,夜晚具趨光性,石蠶幼蟲多會築巢,且巢之形狀與材料隨種類不同。它們主要以藻類與有機碎屑為食。
    • 棲地與分佈:各溪流流域皆可看到它的蹤跡,常在水面上或水中活動。
    • 中文名稱:鷸虻類
    • 學名:Dip-tera(目)、Ather-icidae (科)
    • 型態及特性:幼蟲生態不太清楚,只知道成蟲會在湖面上振翅滑行,速度非常的快速,體型小是黑色,數量很多。
    • 中文名稱:豆娘
    • 學名:Calopterygidae(科名)
    • 型態及特性:外觀和蜻蜓很像,但體型較小、身體較纖細,大複眼明顯分開,整個頭部形似啞鈴。昆蟲色常豔麗。休息時一般四翅豎立體背。稚蟲體細長,腹末有3個尾鰓,尾鰓為呼吸器官,常呈葉片狀,也有呈囊狀或其他形狀。豆娘的成蟲一般習慣在稚蟲(水蠆)棲息的水域附近活動、覓食、求偶、產卵。大部分豆娘休息時會將翅膀豎攏在胸部的背側。
    • 棲地與分佈:豆娘棲息的水域從流水性的棲流、山溝、田溝,到靜水性的池塘、湖泊、沼澤、水窪、水田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