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岸水域生態環境

    【分佈】

    台灣的西部,北起淡水河口,南至屏東楓港,海岸線全長約460公里。

    【形成】
    墾丁的風吹沙地形 陳章波攝

    墾丁的風吹沙地形
    陳章波攝

    新竹沙丘地形 林柏芬攝

    新竹沙丘地形
    林柏芬攝

    台灣的西部地形是廣大的台地與平原,較鬆軟的岩石被海風吹拂侵蝕後,變成了細細的沙子,再加上各河川從上游匯集到下游,所搬運的泥沙堆積到海邊,所以海岸線單調平直,海底又遠又淺。

    因為這種又遠又淺的海岸,讓原本有侵蝕作用的海浪,在抵達到陸地前威力已經大為減退,無法直接侵蝕海岸,所以西部海岸就在這沒有波浪侵蝕的作用下,逐漸形成沿海沙洲,海風又將沿海沙洲的沙吹向陸地,沙子就堆積在沿海沙洲東側而成為潟湖,或在海岸附近形成沙丘。

    【沙灘的類型】
    消散式沙灘橫切面

    消散式沙灘橫切面

    反射式沙灘橫切面

    反射式沙灘橫切面

    沙灘大部分都是開放的地形,造成影響最重要的原因有波浪的作用、沙粒的大小和沙岸的坡度。波浪會拍擊和沖刷沿岸,如果作用太大會帶走許多沙子,造成海岸侵蝕,作用太小則會讓海水帶來的沙粒沈澱,形成淺灘;沙粒的大小因為波浪大小不同,而有所挑選,若是大浪會將原本沙岸上較小顆粒的沙子帶走,讓原本的沙灘都留下較粗的沙子,相反的若浪太小,則沙灘上都密佈著細沙;坡度會因為波浪和沙粒大小不同造成。

    沙岸生態細分成兩種,一種是消散式沙岸(dissipative),另一種是反射式沙岸(reflective)。消散式沙岸的地勢平坦都是平坦的沙灘,海浪進來到達沿岸時就減弱了,底質顆粒較小,生物在此較容易潛砂,因此有豐富的生物相,保溼效果好。反射式沙岸則是坡度陡峭的沙灘,波浪是直接打在沙灘上,底質顆粒大,生物相較不豐富,保溼不佳。

    【生物面臨的挑戰】
    波浪大,沙灘剩下的顆粒較大

    消散式沙灘橫切面

    波浪小,沙灘剩下的顆粒較小

    反射式沙灘橫切面

      沙灘是大家喜歡玩水的地方,不過對於生存在沙灘上的動物來說,潮來潮往的海浪,沙粒被擾動又沈積,是非常不穩定的環境,所以住在這裡的動物大部分都發展一套適應環境的好本領。   

    a. 物理:沙岸坡度隨著波浪運動和顆粒大小而不同,當海浪拍擊在沙灘上時會帶來沙粒,但載回流回大海時又會沖刷帶走岸上的沙粒,在海浪侵蝕強烈的沙灘,在海浪退去時會帶走許多顆粒較細小的沙子,留下顆粒較大的沙,因此海浪侵蝕較旺盛的沙灘沙粒都比較大,沙灘內充滿大沙粒的沙,孔隙較大,水份不容易保存在沙裡面,生物也比較少。相反的在海浪侵蝕作用較弱的沙灘,海浪漲潮時帶來泥沙,海浪緩緩退去時泥沙也留下來,沙灘內充滿小顆粒的沙,孔隙較小,保溼效果比較好,生物也較多。因此海浪的侵蝕大小影響生物棲地的分布。

    【海岸棲地的破壞】
    許多的家庭與工業廢水會隨著河流,排至海中,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吳松霖 攝影)。

    許多的家庭與工業廢水會隨著河流,
    排至海中,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吳松霖 攝影)。

    b. 化學:家庭廢水其它具高度營養鹽,使得海水藻類大量增生,產生局部性的赤潮,水內氧氣量急遽下降,造成海水中氧氣不足生物死亡。此外工業排放的廢水、油污染等也都嚴重污染到海洋,破壞了屬於沙灘生物的生活環境。

    【海岸棲地的破壞】
    油污染對海洋生態造成極大的破壞 (吳松霖 攝影)。

    許多的家庭與工業廢水會隨著河流,
    排至海中,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吳松霖 攝影)。

    c. 生物:為了適應潮水的漲退,還有海浪的拍打侵蝕,沙岸生態系的生物們大部分都有掘洞、潛沙的本領,以適應在潮水退去的時候,不會缺水致死。此外有些動物的生理週期,會受到月球引力和日夜變化影響,產生垂直遷徙活動,在夜晚退潮時才出來活動或覓食,平常都躲在沙中。

    【生物選介】
    林柏芬 攝影
    林柏芬 攝影
    • 中文名稱:馬鞍藤
    • 學名:Ipomoea pescaprae (L.) Sweet.
    • 俗名:鱟藤、厚藤
    • 型態及特性:多年生草 本,全株光滑;莖極長而匍匐地面;葉互生,厚革質,形如馬鞍,葉長4~8公分,寬4~10公分,具長柄長達12公分。花期全年不斷,以夏季最盛;聚繖花 序,花冠紫紅色,直徑約8公分,蒴果黑褐色,種子4個,近球形,直徑5~7公釐且被有黃褐色毛。在眾多的海濱植物中,馬鞍藤的花特別大,特別顯著,特別艷 麗,故有「海濱花后」之稱,具有良好的定砂能力。
    • 棲地與分佈:馬鞍藤是一種泛熱帶性分布型的種類,幾乎在全世界熱帶地區的海邊都有它的蹤影;台灣幾乎也是全島(包括離島地區)的礁岸、砂岸地區,都很容易看到馬鞍藤。
    • 中文名稱:龍鬚菜
    • 學名:Gracilaria chordia
    • 俗名:海菜
    • 型態及特性:藻體可長達1m,圓柱狀,徑約1mm,呈不規則狀分歧,紫黑色,以一盤狀附著於小石子或貝殼上。
    • 棲地與分佈:沙泥質海岸之中潮區
    • 其他:龍鬚菜是台灣主要經濟海藻之一
    吳松霖 攝
    吳松霖 攝
    • 中文名稱:角眼沙蟹
    • 學名:Ocypode ceratophthalmus
    • 俗名:沙馬仔 、幽靈蟹、鬼蟹
    • 型態及特性:背部甲殼呈長方形,背甲寬約3~5公分。背部顏色是與灘地顏色的土綠色,從他正面看過去則是紫紅色的盔甲。左邊的螯略大於右邊,背甲上有兩個明顯的棕褐色斑點。眼睛是長圓柱形,灰白色的眼睛中各有一條細縫,看起來像瞇著雙眼,兩隻眼睛還延伸出兩根長長的角芽,因此稱為角眼沙蟹。
    • 棲地與分佈:印度─西太平洋熱帶及亞熱帶海域。 沙灘之高潮線,居住的洞口有一堆扇狀泥糞,洞口形狀圓略扁
    • 其他:身手一流,是陸地上速度最快的無脊椎動物。狠角色,如果被堵住了逃生路線,會全副武裝瞪著對方,即使對方無意冒犯慢慢退去,他仍以正面目送,不會馬上一溜煙逃跑。鐵螯強而有力,遇到兇狠的天敵海鳥,明知難逃一死也會奮戰到底。
    吳松霖 攝
    吳松霖 攝
    • 中文名稱:燐蟲
    • 學名:Chaetopterus variopedatus
    • 型態及特性:為台灣常見的種類,廣泛分佈在西海岸、馬祖等地的泥沙地上,但族群量不大。在沙灘上伸出一根根的管子是燐蟲的家,牠用黏液和沙粒混合後築成的U形長管,管子兩端露出沙灘上。足不出戶的燐蟲會搧動身上的肉扇,使水從蟲管前端進入,然後分泌黏液將水中的有機顆粒黏住、吃掉,水和糞便再從管子的另一端排出。
    • 棲地與分佈:築管在中低潮帶的沙灘
    葉欣宜 攝影
    許多的家庭與工業廢水會隨著河流,
    排至海中,影響海洋生態環境
    (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方格星蟲
    • 俗名:沙蟲、海金針
    • 型態及特性:其外型頗似蚯蚓,淡粉紅體色。具有可外翻之陷入吻,且肛門位於前背部。身體如瓶子,前面有個長長的尾,肛門在側面,住泥沙地,吻的地方長,有細牙,前面有觸手。
    • 棲地與分佈:棲息於潮間帶沙灘,分布在金門、馬祖一帶。
    • 其他星蟲在泥沙地下移動速度非常快,因此不容易捕抓,這也是他們特殊的逃生本領。
    • 中文名稱:東方環頸(行鳥)(保育類、特有種、外來種)
    • 學名:Charadrius alexandrinus
    • 俗名:斑嘴鴨
    • 型態及特性:嘴黑色,腳灰黑色;頸環較窄,不相連,於前頸中斷,呈缺口狀。夏羽:雄鳥前頭黑色,頭上茶褐色,過眼線黑色。雌鳥頭上、過眼線、頸環灰褐色。冬羽:似雌鳥之夏羽。飛行時,翼帶白色。
    • 棲地與分佈:成群出現於河口、沙洲、沼澤、魚塭、水田等泥濘灘地。少部分為留鳥。在沙灘上產卵。每年秋末開始,大肚溪口及其他沿海溼地的東方環頸行鳥逐漸聚集,一起行動及覓食。當潮汐上漲之際,牠們就成群由逐漸被海水覆蓋的灘地飛向內陸位置較高的地點棲息,等待退潮。
    • 其他:和多數的岸鳥一樣,東方環頸對於花費大把精力在建築一個美侖美奐的鳥巢並沒有多大的興趣。雖然牠們看似簡單地將牠們的寶貝蛋下在石礫地上,卻因為蛋殼顏色、花紋與環境相似,讓人幾乎無法發現牠們的存在。而當天敵靠近鳥巢時,親鳥還會在附近又叫又跳地演一齣假裝自己受傷的小短劇,將牠們由巢位附近引開,好保護子女的安全呢!
    海山漁港牡蠣田 吳松霖攝
    海山漁港牡蠣田 吳松霖攝
    坷民收成 吳松霖攝
    坷民收成 吳松霖攝
    • 中文名稱: 牡蠣
    • 學名:Crassostrea angulata
    • 俗名:蚵仔、蠔仔、葡萄牙牡蠣
    • 型態及特性:牡蠣屬於軟體動物門的雙殼綱,大多數的雙殼綱具有兩枚相似的殼,身體可以完全縮入殼內。但是牡蠣的背殼呈不規則形,左邊的殼比右邊的殼大,殼的背緣缺 乏絞齒,前閉殼肌甚小或者退化,後閉殼肌相當發達,負責殼瓣的關閉。牡蠣多棲息在潮間帶或是淺海的礁岩海底,牡蠣的成體以左殼固著在堅硬的底質上,不似其它的雙殼類如文蛤等,可以自由移動。
    • 棲地與分佈:中國、日本、韓國和台灣,並成為當地主要養殖種類,養殖一年中如其牡蠣已達飽滿,即可加以收成為其特點。臺灣牡蠣養殖區主要分佈在嘉義縣、雲林縣、彰化縣、臺南縣、臺南市、屏東縣與澎湖縣等
    • 其他:當海水漲潮淹沒牡蠣時,牡蠣會將貝殼微開,以濾食水中有機質,藻類等食物。舊牡蠣田:以前的養殖技術,將木頭插入海灘,讓牡蠣附著, 新的牡蠣養殖技術,以塑膠繩,銜掛牡蠣殼,供牡蠣苗附著。收成時整串取走。牡蠣是否肥美是視其生殖飽滿而定,收成均是選擇在最飽滿時為之,臺灣牡蠣終年可產卵,所以終年均可採收,盛產期在7~9月與11~2月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