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海岸水域生態環境

    【分佈】
    主要分布於台灣的南部,西自楓港,東至旭海,海岸線長約90公里。除了台灣南部外,東北角、東海岸的三仙台、綠島、蘭嶼、小琉球、澎湖群島等地都有珊瑚礁海岸的分布。
    【形成】
    珊瑚礁海岸是由許多死亡的造礁珊瑚為主體,與其他石灰質藻類、貝殼等膠結堆積,形成大塊具有孔隙的鈣質礁岩體,像礁石一樣堅硬,因此稱為珊瑚礁海岸。由於珊瑚的生長會受到水溫與光線的影響,最適宜珊瑚生長的海水水溫需在20℃以上,而水深亦不能超過40-60米,否則珊瑚上的共生藻會無法型光合作用,因此珊瑚礁海岸多分布於南北緯28度間的海域,例如恆春半島、綠島等地即為珊瑚礁海岸。

    珊瑚礁可分為珊瑚礁灰岩和珊瑚碎屑岩兩種。前者是巨大的珊瑚礁群體未經搬運而在它的原生地堆積成礁石。後者是原生礁或造礁珊瑚骨骼經破壞后,其碎塊、碎屑被搬運至其他地方后沉積下來而固結成礁者。在珊瑚碎屑的形成過程中,有一些完整的貝殼及碎片,石灰質海藻,甚至還有一些岩性不同,大小不同的礫石夾雜其中,因而珊瑚碎屑岩的成分是比較復雜的,不像珊瑚礁灰岩那樣單一。

    有一些珊瑚礁主要的成分並不是珊瑚骨骼,而是由許多其他種類的含鈣動物貝殼和在礁上生活的植物的粒狀碎屑為主要成分組成的。

    珊瑚礁組成了獨特的珊瑚礁海岸。岩石是珊瑚礁最好的附著體。除岩石外,珊瑚礁還能建築在細砂和泥質基底上。

    物多樣性最高的地點之一,因為珊瑚上的共生藻提供了高生產力,此外,珊瑚礁提供不同大小的空間縫隙,讓不同種類的生物得以在珊瑚礁上生長繁衍,形成豐富而美麗的海底熱帶雨林。
    【 生物面臨的挑戰】

    a. 物理   
    珊瑚礁生態系的潮間帶遍佈潮池,因此在退潮時,生物往往容易被留在潮池中,此時生物需要面臨的首先是海水溫度、鹽度急劇的變化、波浪、沉積物等影響,此外,也有可能面臨水份流失的危機。  

    b. 化學   
    部分的珊瑚礁潮間帶地區,因受營養鹽、人為排污等影響,產生優養化的情況,藻類大量繁生,造成水域缺氧,珊瑚礁生態系因此受廣泛影響。  

    c. 生物   
    生物因子主要為攝食、競爭、共生與寄生等現象。

    沿岸漁業是指我國在領海12浬(1浬=1.852公里)以內從事漁撈的漁業,近年來產量維持在4萬公噸左右,主要作業方式包括刺網、定置網、地曳網、魚苗捕撈等。政府為促進沿岸漁業的永續發展,多年來陸續在沿岸海域設置漁業資源保育區,和人工魚礁區等,並且從事漁貝介類種苗,大量放流,積極改善漁場,富裕漁業資源,同時也輔導漁民,從事海釣、賞鯨船等的娛樂事業,以多元的方式來經營。
    【 生物的特殊適應】

    螺貝類生物主要以緊密硬殼來避免水分流失,海葵則以分泌黏液來避免水分流失;螺貝類、螃蟹的體色特化,接近底質顏色,避免被攝食的危險;部份棘皮動物如馬糞海膽與黑海膽等,會以吸附藻類碎片或裹沙等方式來作為保護機制的一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