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廳的左前方,遊客將被高聳的瀑布吸引進入台灣水域館,由此開始進行「水」的旅行。
(點此觀看臺灣水域館入口處即時影像)
由火紅的地球形成開始到蘊育生命的藍色海洋為止,以空間意象呈現地球從沒有到充滿生命力的環境轉變。大雨過後火山的活動稍稍緩和,仍有些微岩漿熔岩,較冷卻的地殼泥濘不再,天空偶有閃電雷擊,也稍稍透出藍光,強烈的紫外線筆直射入海中。泥黃的海洋漸漸形成一抹藍綠,呈現海洋形成後開始有藍綠藻釋放氧氣。海水變藍,海中漸漸有多細胞生物出現。
提供珊瑚礁不同的生態區域的預覽,作為珊瑚礁之旅前的準備。從岸邊激浪衝擊的珊瑚礁頂開始,隨著深度增加,我們可以看到斜緩的礁緣,陡峭的礁壁,彷彿潛行於海底,觀眾可以仔細觀察,為了適應海水深度、地形、光線的變化,生成了哪些不一樣的珊瑚種類,居住其間的生物又有哪些不同。
在五億四千五百萬年前溫暖的淺海砂底,出現一群不知是動物或植物的多細胞生物。身體柔軟、形狀多樣有圓盤、葉狀、分節等。彼此間互不侵犯,呈現祥和的景象。
台灣河川大都發源於高峻的中央山脈,高山溪流短而急。本項展示將真實環境中,高山溪流河道狹窄,兩岸林蔭濃密﹐溪水冰涼清澈,空氣中瀰漫著霧氣的感覺營造出來。觀眾可以觀賞到河川水面上、下之高山溪流自然生態及珍貴的國寶魚-櫻花鉤吻鮭。
於五億三千萬年古生代之初,在溫暖的淺海突然出現許多型態多樣、生活各不相同的生物,為現在許多動物種類的始祖,動物間開始相互捕殺,形成複雜的海洋世界。
河川中游水流平靜開闊、水溫適宜,水量充裕,藻類繁生,是溪流生物非常豐富的河段。
許多生物在環境劇變後僥倖存活並持續繁衍,軟體動物出現巨大物種成為奧陶紀的優勢種,三葉蟲所屬的節肢動物則演化出各式各樣的種類,海口魚則為魚類演化的先驅。魚類最早出現在奧陶紀早期,從無頜到顎骨的出現使得魚類可以捕殺獵物,魚瞟及鰭的演化加強了游泳能力及方向操縱,讓魚類更具競爭力,因而成為泥盆紀的優勢種類。
溪流兩岸的石頭、水生植物與高矮不一的陸生植物交錯,共同構成蛙、蟾蜍、龜、蛇、鼠類、水獺與溪鳥等的棲息場所。此展示窗,鼓勵觀眾近距離觀察水面上、下之兩棲及爬蟲動物生態,並解說河岸環境對穩定水中族群生態之重要性。
海洋爬行類劇場 海洋中雖尚有些生物存活下來,而陸生爬蟲類動物避開了滅絕的厄運,演化出各種適應不同環境的種類,有些重新適應水中生活,返回海洋中,進而成為優勢種類。海生爬蟲類為了適應在海洋中的環境,演化出巨大且流線型的體型,並發展出各式各樣的游泳方式,口巨大牙齒尖銳捕食能力強,為卵胎生,稱霸中生代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