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溪流水域生態環境

    【溪流的故事】
    國寶魚的家-七家灣溪

      櫻花鉤吻鮭是生存在臺灣高山溪流的國寶級珍貴魚種,在50多年前大甲溪支流流域中隨處可見它們的蹤影,也是當時居住在當地的原住民泰雅族族人主要的食物來源,並且由當時佔據臺灣的日本人發現在遙遠的冰河時期,這些嬌客就已經居住臺灣的高山,但是民國四十年左右時臺灣當年正處於著重開發的年代,許多山林棲地都受到經濟開發的影響,全國各類的動、植物都面臨一場空前的浩劫,環境保護的觀念還沒成熟,大量珍貴的生物資源正迅速的消失,櫻花鉤吻鮭也未能倖免於難,除了生存的棲地受到破壞外,人類的過度捕捉和水質污染的威脅下,在日據時代就被視為相當有生態意義的櫻花鉤吻鮭數量及分佈範圍都在急速下降,直到民國七十三年,政府將櫻花鉤吻鮭公告為珍貴稀有魚種,此時,由行政院農務委員會將許多資源投入保育這個臺灣珍貴的國寶魚身上,積極邀請國內政府單位及相關研究學者參與這項保育活動,而十多年的努力下,終於在雪霸國家公園中的七家灣溪流域成立「櫻花鉤吻鮭野生動物保護區」,得天獨厚的七家灣溪則是全臺灣唯一有櫻花鉤吻鮭的溪流。   

      七家灣溪位於大甲溪上游海拔一千五百餘公尺處,是由桃山北溪及桃山西溪匯流而成的高山溪流。其中北溪舊稱無名溪,通常在秋冬會在匯流點呈現乾枯斷流狀態,西溪的水量與谷地則較大,是主要的上游支流。由於上游河床坡度較陡,流速加快,加上河川切割作用十分旺盛,造成兩岸多為峭壁,因而形成許多壯觀的峽谷瀑布,河中也常有許多大石頭出現。上游棲地以梯狀潭與急瀨為主,深潭則多出現在岩盤或河床落差的下游,緩流區則只見於潭區的末端處。七家灣溪的上游多峽谷及深潭等地形使得溪水水溫不易快速上升,中游部份有湧泉則是櫻花鉤吻鮭在豪雨時的最佳的避難場所,此類型棲地富變化且遮蔽性高,造就低水溫高隱匿環境,使其成為櫻花鉤吻鮭最喜愛的河段。

      根據調查研究結顯示,鮭鱒魚類對棲地的選擇,主要是為了取得食物及空間。隨這魚體的增大和季節的變化,其喜好的棲息地也隨著變化。一般而言,在生殖季前,成魚喜好較深的水潭,尤其是旁邊有急流區的水潭更是成魚的最愛,而幼魚則是偏好較寬的溪流,隱密性較高的河段及水流急的急瀨也是小小幼魚的主要棲地,七家灣溪的上游並沒有公路可以直接到達,平日並無遊客出入,只有研究人員可以進入,因此植物相保存完整,兩岸遮蔽良好,最上游的河段,甚至沒有任何鮭魚分布,這樣無開發的狀態,讓七家灣溪的源頭維持低水溫無污染的自然狀態,而得以匯入下游成為滋養櫻花鉤吻鮭的活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