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的海洋生態環境】
臺灣,是一個四面環海的島國,幾乎每個縣市都有接觸到海洋,島上的居民跟海的關係非常密切,除了陸地上的種植的糧食及豢養的肉類食物外,海中的魚、蝦及蟹等也是我們主要的食物來源,此外,以前日常生活常用的鹽,也是在海邊曬海水曬出來的,除此之外,在觀光旅遊上的貢獻,也是不勝枚舉,這是因為臺灣的海洋環境充滿著多樣性,才能帶給生活在島上的人民如此豐富的資源。 臺灣在世界地圖的位置在北半球裡,靠近太平洋的西邊,它的地理位置在東經120度到122度,北緯22度到25度(圖1),北迴歸線通過臺灣的花蓮及嘉義,是處於亞熱帶氣候的區域,冬暖夏涼又帶著些許濕氣,海洋環境可大致分為東西兩邊,臺灣東部濱臨太平洋,水深相當深,常常可以達到幾千公尺,西部則面臺灣海峽,水深較淺,約200多公尺(圖2),北部海域和中國的東海相接,南部則與巴士海峽相鄰。冬天時,臺灣有東北季風的吹拂,而夏天則有西南季風影響,造成海面擾動混合均勻,在海裡更有終年不斷的海流經過臺灣的海域,帶動海域中整個海水水團的移動,在這樣的交替作用下,波浪、湧浪複雜多變,水中溶氧充足,外海水質佳,近岸海灣內則潮汐海流平緩且穩定。臺灣海域因為緯度的關係,整年陽光照射充足,溫度適中(年均溫20℃),更是許多海洋生物喜愛的棲息地,北方魚群會集體遷移南下渡過寒冷的冬天,南方魚則會北上避暑,魚的種類數量就會相當高,陸地營養鹽、有機質沖刷旺盛,加上沿海及海底湧升流區營養鹽充足,海洋植物群基礎生產力高,浮游生物密度也相當高,各項營造生態環境因子優良,因此臺灣海域生物種類數量高、生物量大,擁有世界各地都羡慕的活潑繽紛的海洋生態。
|
(圖一)臺灣地理位置、
海岸類型與海流變化綜合圖(邱翊盈 繪)
|
臺灣沿岸環境也是相當複雜多變的,而海岸受到海陸交錯的影響,也是一個生命力強盛的區域,在其中生存的生物多樣性則相當豐富而,在不同的生態系內,生物的種類及生存都大不相同,臺灣的沿岸生態系可區分為三類:岩礁生態系、河口溼地及灘地生態系以及珊瑚礁生態系。岩礁生態系大多出現在臺灣的東部及東北部,河口溼地及灘地生態系大多為北部、西部沿海或河流出海口一帶,珊瑚礁生態系則以南部或離島居多(圖1)。臺灣地處亞熱帶氣候,夏季常有颱風經過以及西南氣流帶來降雨及風,冬天則有由北方南下而來的東北季風,使得臺灣周圍海面終年都有因大氣運動帶動水體流動的情形,大部份會造成海面上的湧浪,湧浪至岸邊破碎形成沿岸流,造成漂砂,也提供海洋生物能量。 臺灣的東西部海域皆有強勁海流,周圍海流可分為三個不同之系統即中國沿岸流、臺灣暖流及西南季風吹送流(圖1)。整體而言,以往北流為主要特徵,中國沿岸流自北方高緯度沿中國沿岸南下,冬季時由於東北季風助長,使此海流流向中國南海,但因臺灣海峽北部地形像個瓶頸,部份北方下來之沿岸冷水在馬祖附近轉而東向流向臺灣東北角海域;夏季則因西南季風抵消無法流入臺灣海峽。東部有由赤道北上而來溫暖而快速的深海洋流,它的流速可達2公尺/秒,換句話說,是比一般人走路稍快的速度來移動的(7.2公里/小時),而它的寬約有100公里,深度達700公尺,我們叫做"黑潮"而臺灣海峽內也有另一股北上的海流。除此之外,臺灣海域還有垂直移動的水流,在宜蘭海域、臺灣東北海域,沿二百米等深線一直到釣魚台列島一帶形成湧升流現象,使浮流生物密度奇高,使得這些區域成為重要的漁場。
|
圖二)臺灣海底地形剖面示意圖(邱翊盈
|
臺灣東部及西部的潮汐變化不同,西部受於地形的影響,尤其以台中彰化一帶,高潮與低潮的差距可以達到4公尺,有如1層樓的高度,而東部約在1公尺上下。潮流既是沿岸海水因潮汐漲退之間的水平運動,在近岸海域,潮流的方向一般隨時間變化而逐漸轉換成週期性的迴轉運動,臺灣海峽的潮流一般呈橢圓形迴轉,潮流漲潮時由臺灣的南北兩端流向中間,退潮時流向相反,流速20~40cm/sec。 水流流動使得底層及表水層水域生物能連繫成一個食物網;表層生物所生產的能量會藉由水流帶至水底給底層生物利用,亦為濾食性生物運帶食物,而底部的有機物質則會被水流帶動成為表層生物的食物來源,另一方面也將一些廢物移走,如此一來,便使水域中的營養物質不斷循環。
臺灣附近的海底地形相當複雜,在世界很難找得擁有這麼多種類型的海底地形的區域。臺灣位於歐亞大陸棚的東南邊緣,西側為臺灣海峽,平均水深約60公尺,海底平緩,底質除澎湖群島玄武岩外,其餘為沙質,海峽南部屬南海,愈往南水深達3,000公尺,東側面臨太平洋,海岸陡峻,坡度急遽下降至4,000公尺以下,其中琉球海溝更深達7,000公尺,因此東部陡立岩岸和西部平原地形成對比。 臺灣海域依地形地質可分東海陸棚、臺灣海峽陸棚區、高屏棚坡區、琉球弧溝區、加瓜海盆─海脊區及恆春海脊─綠島、蘭嶼區。概略來說,臺灣海域依地形地質可分東海陸棚、臺灣海峽陸棚區、高屏棚坡區、琉球弧溝區、加瓜海盆─海脊區及恒春海脊─綠島、蘭嶼區。其中臺灣西部海域就臺灣海峽陸棚區,是一個封閉性淺海陸棚(平均淺於60公尺),底質主要是沙,原本是優良漁場,近幾年來受到人為污染,過度漁撈及不當的捕魚方法,造成海域內生物榮景已不復當年。
臺灣的海洋生態環境是一個變化多端的海域,集各項天然環境的優點於一"身",因此才能擁有如此高量及豐富物種的海洋生物類群,這麼珍貴的海洋資源卻在人類的污染及不當的捕撈下日漸殆盡,已經有許多以前常見的物種已經消失在海岸線之間,我們是不是應該要多去認識我們身旁的海洋並且好好的珍惜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