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田與溝渠生態環境

    【魚類】
    • 中文名稱:黃鱔
    • 學名:Monopterus albus
    • 俗名:鱔魚
    • 型態及特性:身體細長呈圓柱狀,頭部膨大,頰部隆起。眼小。沒有胸鰭與腹鰭。體裸露無鱗片。體背為黃褐色,腹部顏色較淡,全身有不規則黑斑。夜行性,以水生昆蟲、小魚等為食。口腔皮褶可行呼吸作用來直接呼吸空氣。冬季與乾季時,會挖洞深至地下1~2公尺,數尾魚共棲。
    • 棲地與分佈:棲息於稻田、湖泊、河流與溝渠等泥質地,喜鑽洞穴居。廣泛分布於亞洲東部及附近之大小島嶼。北起日本,南至東印度群島;西起東南亞,東至菲律賓群島。臺灣西部淡水域皆有其分布。市場上的黃鱔多是人工養殖,以南部養殖較多。
     
    • 中文名稱:鯰魚
    • 學名:Silurus asotus
    • 俗名:念仔魚、廉仔、鯤魚、黃骨魚
    • 型態及特性:頭部寬平、尾部側扁。皮膚光滑,體色呈暗灰色或灰黃色,體背為灰黑色,腹部白色,身體側邊有不規則的白斑或不明顯的斑紋。幼魚時有鬚3對,成魚時僅有1對。肉食性魚類,性兇猛而貪食,以蝦、小魚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為食。
    • 棲地與分佈:底棲性,主要棲息於水生植物叢生的靜水域或緩水流處。白天在草叢間或石縫洞穴中,夜間出來活動。分布於日本、中國大陸東部、朝鮮、東南亞。臺灣西部、南部的河川與池塘均有分布,但野生族群量已少,目前以南部養殖較多。
    • 中文名稱:泥鰍
    • 學名:Misgurnus anguillicaudatus
    • 俗名:土鰍、胡溜、魚溜、雨溜
    • 型態及特性:頭部略為圓筒形,腹部圓形,尾部側扁。有5對鬚。體被細小圓鱗,頭部無鱗。體背側灰褐色,腹側為淡黃色,全身滿佈黑褐色小點;背鰭、臀鰭及尾鰭密佈細小的黑色斑點;尾鰭基部上方具有一明顯黑點。具環境之適應力及耐污力頗強,具有腸壁呼吸的功能,能在水中溶氧不足時,用嘴巴直接吞吸空氣至體內。雜食性,以水生昆蟲、小型無脊椎動物、植物碎屑、藻類等為食。
    • 棲地與分佈:廣泛棲息於各種水體,但以富植物碎屑與淤泥的靜水域或緩流水域較多。分布於亞洲大陸東部、日本列島及臺灣等地。臺灣各地低海拔的河川中、下游、池塘、溝渠與稻田皆有分布。目前市場及餐廳販售之泥鰍均為人工養殖。
    • 中文名稱:鬍子鯰
    • 學名:Clarias fuscus
    • 俗名:土殺、塘蝨
    • 型態及特性:頭部平斜,尾部側扁。體呈黃褐色或灰黑色,腹部灰白色。體裸露無鱗,皮膚光滑,多黏液。雄魚會有築巢與護幼之行為。為夜行的底層活動魚類,食性廣,不僅捕食小魚、蝦,也攝食腐敗的動植物碎屑。
    • 棲地與分佈:棲息於河流、溝渠、湖沼與稻田等具泥質地之水體中。常群集於岸邊暗處或洞穴中,能長時間離水,遷移能力強。產於中國大陸、東南亞、臺灣等地區;但目前以養殖魚為主。
    【植物】
    蓮花葉欣宜 攝影
    • 中文名稱:蓮花
    • 學名:Nelumbo nucifera
    • 型態及特性:蓮花就是荷花,是多年生挺水性植物,地下莖生長在泥土中,就是可供我們食用的「蓮藕」。蓮花的葉子初期漂浮在水面上,成熟之後則會挺出水面生長。花中倒圓錐形的部位為花托,就是大家熟悉的「蓮蓬」。「蓮子」是果實與種子的總稱,至於我們吃的白色「蓮子」則是已經除去種皮和胚的的子葉。
     
    稻葉欣宜 攝影
    • 中文名稱:
    • 型態及特性:稻子在學術上屬於禾本科、稻屬(Oryza),共有22個種(species),其中只有非洲型稻Oryza glaberrima與亞洲型稻Oryza sativa兩種為種植的種類,其餘20種均為野生種。稻為多年生的挺水植物,高約100公分,稻桿中空,葉片為長條形。每個花穗只有一朵花,成熟後會成為一粒稻穀。因為稻穀比較重,所以成熟的稻穗常常會下垂。金黃色的外殼被稱為「粗慷」,去除殼以後才是我們吃的米。
    • 中文名稱:
    • 學名:Zizania latifolia
    • 俗名:筊白筍
    • 型態及特性:多年生挺水植物,植株高度可以達200公分以上。它的莖桿直立,因為被一種「黑粉菌」感染寄生而變得肥大,因為組織細嫩,所以被拿來當蔬菜。葉子像一把長劍,寬約3公分,長可達100公分以上。如果沒被黑粉菌感染,就會抽穗開花,所結的穗稱為「菰米」,也像稻米一樣可以煮來吃。
    • 中文名稱:矽藻
    • 型態及特性:矽藻是最重要的浮游植物之一,是具有色素的單細胞植物,常由多個細胞連結成各式各樣的群體。細胞壁因含有矽質,所以成為堅硬的外殼,殼分為上下兩個,就像盒子一樣套在一起。
    • 中文名稱:鴨舌草
    • 學名:Monochoria vaginalis
    • 型態及特性:一年生挺水植物,葉片先端為尖的,基部為心形,外形就像鴨子的舌頭,因而得名。它的花由葉柄的中間長出來。主要生長在水田中,是臺灣原生的漂浮植物,花為紫藍色,2至20朵成一串,通常在清晨開放,午後枯萎。雖然近年來野生數量比以前減少很多,但在鄉野田間的溝渠中,仍然可以發現成群的鴨舌草。
     
    空心菜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空心菜
    • 學名:Ipomoea aquatica
    • 俗名:甕菜
    • 型態及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葉莖略成圓形,匍匐性。葉互生,長約5~10.5公分,寬約2.5~4公分,有長柄。
    • 棲地與分佈:空心菜是臺灣常見的水生植物,常見伴生於水田、溝渠、水塘等水域環境,近年來也常見栽植於人工濕地所營造的棲地,具有淨化水質的功能。。
    • 中文名稱:青萍
    • 學名:Lemna aequinoctialis
    • 俗名:
    • 型態及特性:為浮萍中的一種,以前常被撈去作為鴨子的食物。它的葉狀體為橢圓形,長約0.5公分,通常2~4枚葉狀體連在一起,每一枚下方只有一條懸垂在水中的根。通常為無性繁殖,直接由成熟的葉狀體長出新的葉狀體。
    • 中文名稱:水蕨
    • 學名:Ceratopteris thalictroides
    • 型態及特性:為水生至濕生性蕨類,營養葉各小羽片的凹裂處常可長出許多無性芽,這些無性芽掉落後,如果遇到合適的環境就可長成新的個體。常見於水田或水溝、沼澤溼地中。
     
    齒葉睡蓮齒葉睡蓮
    • 中文名稱:齒葉睡蓮
    • 學名:Nymphaea lotus
    • 型態及特性:為多年生的浮葉植物,具有地下塊莖。每天日落後到日出前是它們的開花時間,白天花瓣則閉合,像是在睡覺,此外,由於它的葉片平貼水面,有如睡在上面,就因為這兩個原因被稱為「睡蓮」。它的葉柄柔軟,長度會隨著水位的深淺而改變。
    • 中文名稱:瓜皮草
    • 學名:Sagittaria pygmea
    • 俗名:線慈菇
    • 型態及特性:為沉水植物,因為除草劑的大量使用,目前已經被列為易危級的水生植物,高約10公分,葉子為線形,花為白色,花期為5至11月。
    • 中文名稱:綠藻
    • 型態及特性:屬於真核生物,包括的種類很多,其中約有90 %的種類生活於淡水中,是淡水浮游生物中很重要的組成份子。它們具有葉綠體,內含葉綠素等色素,因此呈綠色。在運動細胞的頂端具有2或4條鞭毛。
    • 中文名稱:滿江紅
    • 學名:Azolla pinnata
    • 型態及特性:為多年生漂浮型蕨類植物,廣泛分佈於亞洲、非洲、澳洲與太平洋諸多島嶼。它們喜歡溫暖而且光照充足的環境。每到秋、冬季節,氣溫降低,葉片會由綠轉紅,而且一大群浮在水面上,因而得名。它的外觀呈三角形,植物體大約為1公分左右,是由只有0.1公分的葉片排列而成的。它的生殖方式為分裂生殖,斷裂後會再長成新的植株。但是因為過度開發與環境污染,滿江紅的數量已經越來越少了。
    • 中文名稱:野慈姑
    • 學名:Sagittaria trifolia
    • 型態及特性:多年生挺水植物,葉子叢生在基部,葉身呈箭頭狀,具有長葉柄,因為葉子的形狀很像一把剪刀,所以又被稱為「三腳剪」。花瓣為白色,具有地下莖,由於地下莖生長旺盛,再加上數量龐大的果實和種子,因此是農夫眼中最麻煩的雜草。
     
    水丁香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水丁香
    • 學名:Ludwigia octovalvis
    • 型態及特性:為水田與濕地常見的水生植物,其植株布滿細毛,莖的基部常常木質化,葉片為互生,花瓣呈黃色,可達1公分長。它的果實為長條狀,與香焦相似,所以又稱為「水香焦」。
     
    水芋陳元憲 攝影
    • 中文名稱:水芋
    • 學名:Colocasia esculenta
    • 型態及特性:水芋生長在水田或水邊,它的地下塊莖就是「芋頭」。地下莖的頂端,有一枝枝向上生長的細長葉柄,葉柄的頂端為葉片,為寬卵形。在從前,下雨天若是忘了帶傘,可以摘起它的葉子,握住葉柄當傘擋雨。

    大花咸豐草(入侵種)葉欣宜 攝影
    • 中文名稱:大花咸豐草(入侵種)
    • 學名:Bidens pilosa
    • 型態及特性:多年生草本植物,高可達約200公分。花為白色,花蕊為黃色。為低海拔極為普遍之雜草,全年開花,極易繁殖,入侵之後會使本土植物因悽地縮小而逐漸消失。
    • 棲地與分佈:原產地為美洲,全臺中低海拔都可見其分佈。主要分布在灌木叢、草生地、城市居住區、人為干擾區與陸域生態系。
    • 中文名稱:水萍
    • 學名:Spirodela polyrhiza
    • 型態及特性:為浮水植物,是臺灣浮萍科植物最大型的種類。以前是非常普遍的植物,但近年來因大量使用除草劑,目前已經是稀少級的水生植物了。水萍的植物體為葉狀,接近圓形,背面為紫色,約1公分長,通常2~5枚葉片連在一起,每一片下的根約有5~10條以上,開的花很小。浮萍科的植物通常是藉由無性繁殖,直接由成熟的葉狀體長出新的葉狀體。
    【動物】
    • 中文名稱:入侵紅火蟻(入侵種)
    • 學名:Solenopsis invicta
    • 型態及特性:入侵紅火蟻的蟻巢為完全地棲型的,成熟蟻巢會以土壤堆出高約10~30公分,直徑約30~50公分的蟻丘,蟻巢內部有蜂巢狀結構。為廣食性的掠食者,被其螫針螫到,會有似被火燒的痛楚,甚至會造成生命危險。火蟻入侵時會降低當地的生物多樣性,並對農業造成衝擊。
    • 棲地與分佈:原分布於南美洲巴拉那河(Parana)流域,臺灣在2003年9~10月於桃園與嘉義地區發現入侵紅火蟻危害農地案例。除對農業耕作造成侵襲外,也會對公共設施造成威脅,如造成電線短路引起火災。
    【兩棲類】
    澤蛙
    • 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澤蛙
    • 學名:Rana limnocharis
    • 俗名:田蛙
    • 型態及特性:中小型蛙類。有苔綠、黃褐及灰黑等多種體色。常成群活動,在春、夏季的雨後,從傍晚至深夜會一大群一起鳴叫。澤蛙是都市常見的蛙類,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強,只要是有水、有遮蔽的環境,都有可能見到牠們的蹤跡。牠們的叫聲響亮,時高時低;單獨一隻鳴叫時,叫聲是連續數十個「嘓、嘓、蟈....」,但在兩隻對叫的時候,叫聲則變成「嘓嘓–嘓嘓–」或「嘓ㄎ一、嘓ㄎ一」,有時變成「ㄎ一嘓、ㄎ一嘓」,有互相較勁的意味。
    • 棲地與分佈:普遍分佈於全臺平地及低海拔山區的稻田、溝渠、水池、草澤等靜水域。
    • 中文名稱:虎皮蛙(保育類)
    • 學名:Rana tigrina
    • 俗名:虎紋蛙、虎斑蛙、皺皮蛙、四腳仔、田雞、水雞
    • 型態及特性:中大型蛙類,體長可達10公分以上。背面體色從黃綠、灰綠到黑綠色。分佈許多縱向、長短不一的短棒狀膚褶(皮膚皺褶)。體側及背部可看見明顯如虎紋狀的斑紋。晝伏夜出,大型個體會捕食其他蛙類。雄蛙叫聲為低音宏亮「ㄍㄥ–ㄍㄥ–ㄍㄥ」。
    • 棲地與分佈:廣泛分佈於全島低海拔山區、平原的池塘、水田、溝渠等。因農藥濫用、低海拔濕地的開發破壞及過度捕食,使野生族群量銳減。
    • 中文名稱:台北赤蛙(保育類)
    • 學名:Rana taipehensis
    • 俗名:神蛙、雷公蛙、台北纖蛙
    • 型態及特性:小型蛙類,體長小於4公分。體態修長纖細,背部綠色或黃綠色,背側褶銀白色或金黃色,無背中線。身體及四肢修長,善於跳躍。通常躲在水池旁草叢或植物根部鳴叫,叫聲是單音細小的「嘰」,不容易聽到,也不會形成大合唱。
    • 棲地與分佈:喜歡棲息於水質清澈的水田、果園、茶園及平地干擾較少的草地或池塘。台北赤蛙本來是臺灣平地常見的蛙類,但由於農藥的濫用以及棲地的破壞,目前僅零散出現在少數地方,因此列為保育類動物。
    • 中文名稱:盤古蟾蜍(特有種)
    • 學名:Bufo bankorensis
    • 俗名:臺灣蟾蜍、癩蛤蟆、蟑蜍
    • 型態及特性:大型蛙類。皮膚粗糙、耳後腺膨大而突出,吻部及眼眶周圍沒有黑色稜脊線。雄蟾沒有鳴囊不會發出叫聲,只有在被其他雄蟾誤抱時,才會發出「勾、勾、勾」釋放叫聲。而在遭受攻擊時,常會本能地鼓起胸部撐起四肢,裝出雄壯威武的模樣,並發出「勾、勾」的聲音,這是牠們的防衛姿勢。如果恐嚇無效,牠們會馬上爬走或者攤在地上裝死,最後才會從耳後腺噴出毒液。
    • 棲地與分佈:廣泛分布於全臺海拔高度3,000公尺以下的範圍。經常出現在平地較開闊的地方,例如闊葉林、草地、開墾地或住家附近。會守候在步道、空地或路燈底下比較亮、昆蟲比較多的地方覓食;繁殖期時才會遷移到溪流或靜水池。
     
    黑眶蟾蜍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黑眶蟾蜍
    • 學名:Bufo melanostictus
    • 俗名:癩蛤蟆、蟑蜍
    • 型態及特性:中大型蛙類。耳後腺膨大突出,吻部及眼睛周圍有黑色稜脊線,四肢趾端為黑色。雄蟾常在岸邊淺水草叢裡或浮在水面的葉片上鳴叫,鳴叫時鳴囊鼓出並急速地振動發出「咯咯咯咯咯咯…」聲,尤其當雄蟾碰到雌蟾時,叫聲會變得更加急促而且連續,有時可以持續一分鐘以上。成體對環境的適應力很好,在遮蔽性比較好的水池,例如荷花池,不到百平方公尺的水池,可能聚集有上百隻黑眶蟾蜍。
    • 棲地與分佈:平常棲息在闊葉林、草叢、開墾地及住家附近空地,繁殖期時才遷移到開闊水域。分佈於全島海拔高度500公尺以下,包括蘭嶼、綠島等,為常見的蛙類。
    【鳥類】
    • 中文名稱:斑頸鳩
    • 學名:Streptopelia chinensis
    • 型態及特性:體長約30公分。嘴暗褐色、腳紫紅色。尾羽黑色,尾末白色,頭部鼠灰色,後頸下部至頸側黑色,有明顯白色斑點。背至尾羽灰褐色,尾羽外側黑色,末端白色。
    • 棲地與分佈:棲息於低海拔平地、平原、丘陵地。
    • 中文名稱:泰國八哥(外來種)
    • 學名:Acridotheres Grandis
    • 型態及特性:中南半島來的泰國八哥體型最大,與本地的八哥最類似,全身黑色、深黃色嘴、紅褐色的眼是其特色。眼白色,黑色的羽毛比八哥淡一點。
    • 棲地與分佈:泰國八哥是目前臺灣常見的八哥,對本土八哥的生存空間造成壓力。
     
    田鷸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田鷸
    • 學名:Gallinago gallinago
    • 俗名:田鑽仔、扇尾沙錐
    • 型態及特性:為臺灣可見的同屬(沙錐屬)鳥類中嘴最長的種類。腳短體型圓胖,背為淡褐色有黑褐色斑。飛行時,長嘴、短身的特徵極為突出,並常發出粗啞之喉音。在泥灘覓食時,以宛如鑽子的長嘴,深插入泥中,捕食泥土中之蚯蚓等軟體動物。通常單獨或小群活動。警戒時原地不動,受驚時常快速竄入草叢。
    • 棲地與分佈:為9月至翌年4月普遍之冬候鳥。繁殖於亞洲大陸東北部,在臺灣於冬季時可在各地之海邊、沼澤、湖沼畔、荷花池等地方見其蹤跡。白天隱匿於田岸邊、收割後之稻株下,或蘆竹仔腳等。黃昏則離開隱匿地,飛往濕地、泥沼、泥田等地覓食。
     
    長尾水雉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長尾水雉
    • 學名:Hydrophasianus chirurgus
    • 俗名:水雉
    • 型態及特性:夏羽時嘴鉛灰色,黑、白對比明顯;有特殊長尾,腳青灰色,趾長。冬羽時嘴鉛綠色,黑白區分較不顯著,尾短。多見於芡實田及菱角田,以修長的腳趾行走於葉面上,性機警。菱田提供水雉七個月以上的糧食,水雉的食物包括嫩芽、嫩葉、水生昆蟲、種子、小螺。菱葉也是水雉最好的掩護。在無菱葉的日子裡,以水生昆蟲為主食。
    • 棲地與分佈:有留鳥及過境鳥兩種族群,留鳥僅見於南部局部地區,過境鳥可於5月、6月及10月於海岸見到。
     
    白腹秧雞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白腹秧雞
    • 學名:Amaurornis phoenicurus
    • 俗名:白兇苦惡鳥
    • 型態及特性:嘴黃色,上嘴基部紅色;自臉至下腹為雪白色,其餘為黑色的羽毛,因此稱為白腹秧雞。會單獨或成對活動,以昆蟲、軟體動物、植物嫩芽與種籽為食。常於晨昏或夜間活動,會發出「苦呀–苦呀–」的叫聲。
    • 棲地與分佈:分佈於平地至低海拔的稻田、沼澤、池塘和圳溝,主要築巢在水域附近的草叢或灌木叢中。
     
    白鶺鴒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白鶺鴒
    • 學名:Motacilla alba
    • 型態及特性:不論亞種,均為黑、白或灰、白兩色對比。雄鳥較黑。白鶺鴒喜於早晨、黃昏覓食,通常在水邊石礫地獵食,如見飛蟲則起飛啄食。在地上奔走動作快速,當停止站立時則上下擺動尾羽,作波浪狀飛行。
    • 棲地與分佈:為本臺普遍之留鳥與冬候鳥。廣泛分佈於臺灣平原濕地及山區水域附近,9月冬候鳥到達後數量明顯增加。
     
    麻雀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麻雀
    • 學名:Passer montanus
    • 俗名:厝鳥吳松霖
    • 型態及特性:嘴短粗大呈圓錐形。臉頰上有明顯黑色斑。好群居。以草籽、穀類、昆蟲為食,育雛時更以昆蟲或其幼蟲為主食。
    • 棲地與分佈:在臺灣除了山岳地帶或森林,有人煙之處均能見其芳蹤,通常棲息於平地至低海拔之住家附近及農耕地。麻雀廣泛分布於臺灣,以及華北至華南,西達西藏,東至日本、朝鮮。
    • 中文名稱:彩鷸(保育類)
    • 學名:Rostratula benghalensis
    • 型態及特性:嘴略長,前端下彎,赤褐色,基部黃綠色。體型圓胖,胸側沿肩部至背側有一白色寬橫帶,背兩側有黃色縱線。身體下方白色,尾很短。白天隱伏於草叢中,在晨昏活動;受驚擾時會蹲伏於草叢中不動。雌鳥於繁殖期和第一隻雄鳥交配產卵後,抱卵育雛全由雄鳥負責,雌鳥則另尋找其他雄鳥成親配對。雌鳥羽色較艷麗,雄鳥在孵育雛鳥時,為防止天敵之加害,需要以掩飾偽裝來增加安全,羽色較暗淡。常以蚯蚓、昆蟲和其幼蟲、小貝類、小螺以及植物種籽等為食。
    • 棲地與分佈:廣泛分佈於非洲、澳洲和亞洲各地。為臺灣尚稱普遍之夏候鳥或留鳥。主要棲息於低海拔水稻田、濕地的草原、蘆葦原、荷花池、沼池畔的草地或沼澤等。
     
    黃鶺鴒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黃鶺鴒
    • 學名:Motacilla flava
    • 型態及特性:冬季時於濕地常見。行進時會上、下擺動尾部。背部的體色主要是灰褐色;胸部及腹部大部份為淡黃色,但在非繁殖季時則變為灰白色,嘴、腳的顏色為黑色。
    • 棲地與分佈:為本臺極普遍的冬候鳥。在春、秋過境期時大批過境臺灣,每年在平地的河口、沼澤、水田等濕地都可以發現黃鶺鴒快樂地搖搖尾巴的模樣。
    • 中文名稱:紅冠水雞
    • 學名:Gallinula chloropus
    • 俗名:黑水雞
    • 型態及特性:嘴尖黃色、前額至嘴的中段為鮮紅色,全身為黑褐及深藍黑色,雜有白色羽毛,遠看就像戴了一頂紅色的帽子,因此被稱為紅冠水雞。通常小群活動於沼澤、農田或溝渠間,以植物的嫩芽、莖或葉、水生昆蟲、蜘蛛與軟體動物為食。最厲害的是會連殼一起吞食福壽螺,有效的清除這些危害的生物。適應性很強,即使在高污染的水域也能生存。一年可以繁殖兩次。叫聲為由高到低的連續顫抖喉音。
    • 棲地與分佈:普遍之留鳥。多見於平地大面積濕地、魚塭、湖泊、溝渠、水田。常小群活動,但很少出現一群20隻以上。
     
    紅鳩賴鵬智 攝影
    • 中文名稱:紅鳩
    • 學名:Streptopelia tranquebrarica
    • 俗名:紅斑鳩
    • 型態及特性:體長約23公分,鳩鴿科中最小的鳥。嘴、腳黑褐色,尾羽外側黑色末端白色,公鳥頭、上頸灰色,體背、胸腹紅褐色。後頸有明顯黑頸環;母鳥則不明顯。背及肩羽深褐色。胸腹淡灰色。喜食山鹽青果實,起飛時猛力拍翅,直線飛行,臺灣普遍之留鳥,石門水庫普遍易見。發低沈之「咕、咕–」聲。
    • 棲地與分佈:棲息低海拔、平地、山坡地,常成群活動於地面覓食。
    【甲殼類】
    • 中文名稱:石田螺
    • 學名:Sinotaia quadrata
    • 型態及特性:為綠褐色,其螺塔較圓田螺為高,殼高約2公分,棲息於河川、池塘或水田中,數量極多,肉可食用。
     
    福壽螺(入侵種)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福壽螺(入侵種)
    • 學名:Ampullarium insularum
    • 俗名:金鳳螺、龍鳳螺、金寶螺
    • 型態及特性:貝殼多為綠褐色,有黑褐色的口蓋,殼高約7公分,原產於南美洲阿根廷,1979年左右被人引進國內養殖,因食用時口感不佳,被丟棄在野外,因其繁殖力強,可棲息於池塘、水田、溝渠與河川中。卵為粉紅色。成體會啃食植物體,造成農作物損失,是嚴重危害本土物種的外來入侵生物。
     
    圓田螺吳松霖 攝影
    • 中文名稱:圓田螺
    • 學名:Cipangopaludina chinensis
    • 型態及特性:為褐色或綠褐色,殼的表面光滑且有生長線,殼口接近圓形,殼高約3.5公分,棲息於河川、池塘或水田中,數量極多,肉可食用。
    • 中文名稱:圓蚌
    • 學名:Anodonta woodiana
    • 型態及特性:貝殼較大、殼頂凸起、殼前側較圓而後側有稜角,為綠褐色,殼長約12公分,肉可食用,棲息於河川、池塘或水田中。
    • 中文名稱:臺灣蜆
    • 學名:Corbicula fluminea
    • 型態及特性:為黃褐色或是黑褐色,殼的內面為淡紫色或白色,殼長約4公分,棲息於河川與水塘中。大量被人類養殖食用。
    【水棲昆蟲】
    • 中文名稱:紅娘華
    • 學名:Laccotrephes japonensis
    • 型態及特性:外型像蠍子,身體扁平,頭兩側與前胸前緣狹窄。幼蟲及成蟲均具有一對酷似蠍子的捕捉腳。其腹部末端具有一長形呼吸管,可伸出水面呼吸。發現獵物時,會以前腳攫住獵物,然後將具麻醉性的唾液刺入獵物體內,而吸食牠們的體液。
    • 棲地與分佈:紅娘華的成蟲、幼蟲均生活在水中。冬天時,牠們會在石頭下或水邊植物下渡冬。
    • 中文名稱:東方黃緣龍蝨
    • 學名:Cybister tripuntatus
    • 型態及特性:分類地位屬鞘翅目(Coleoptera)、龍蝨科(Dytiscidae)。成蟲體長約 11公釐,深墨綠色,體側各有1條黃色縱帶,十分明顯。
    • 棲地與分佈:本種廣泛分布於臺灣平地到高山地區的水域,數量不多。
    • 中文名稱:水蠆
    • 型態及特性:水蠆是蜻蛉目的稚蟲,主要分成豆娘及蜻蜓兩大類;蜻蜓的水蠆用直腸鰓呼吸,而豆娘的水蠆則利用三片尾鰓呼吸。水蠆的時期依種類不同而有不同長短的時期,短的約2~3個月,普通種類約1~3年,最長的則要7~8年才能完全成熟,期間約需經過8~14次不等的脫皮。體色一般是暗褐色或暗綠色,沒有翅膀,腳和觸角比蜻蜓長一些,眼睛較小,頭部無法自由轉動,腹部具有鰓組織,可以直接從水中吸取氧氣,如果水中溶氧不足,會爬到水面外的枯葉或岩石直接呼吸新鮮的空氣。喜歡捕食小型水生昆蟲及牠們的幼蟲,長大一些可捕食蝌蚪或小魚作為食物。稚蟲成熟後會在水草或岩石上羽化。
    • 棲地與分佈:通常棲息於河流緩流、水潭之水草或枯木、落葉下。
    • 中文名稱:黃緣螢
    • 學名:Luciola ficta
    • 型態及特性:前胸背板為澄黃色,翅鞘為黑色,兩翅交合處有黃邊,故稱為「黃緣」螢。雄蟲與雌蟲外觀相似,雄蟲腹部有兩節發光器,雌蟲只觀察到一節發光器。幼蟲生活於水中,有特化的氣管鰓,可直接在水裡進行氣體交換,因此對水質要求較高。主要食物為螺貝類等。
    • 棲地與分佈:廣泛分布於臺灣海拔高度1,000公尺以下的水田、緩流水域等。近年因農藥濫用及棲地遭受破壞,已較不常見。
    • 中文名稱:大水黽
    • 學名:Aquarlus elongatus
    • 型態及特性:身體細長,前腳短可以用來捕捉獵物,中腳和後腳細長。長著具有油質的細毛,具有防水作用。體色黑褐色,體長約22公釐。以口器吸食落水的小蟲體液或死魚屍體。
    • 棲地與分佈:棲息於靜水面或溪流緩流水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