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水田與溝渠生態環境

    在比較平緩的坡地上的梯田(吳松霖攝)在比較平緩的坡地上的梯田
    (吳松霖攝)
    • 水田是臺灣面積最大的水域生態環境,不只有稻田才是水田,水田還包含了蓮花田、茭白筍田、菱角田與芋頭田等,這些水田雖然幾乎都是人類為了食用或是觀賞的目的而耕種的,但這些水田也成為一個個水生生態系,水生動、植物種類相當豐富。以下介紹各種水田的生態環境以及生活在其中多樣的生生物。
    【水稻田】  
    蘭陽平原一望無際的稻田(葉欣宜攝)蘭陽平原一望無際的稻田
    (葉欣宜攝)
    嘉南平原等待收割的稻田(吳松霖攝)嘉南平原等待收割的稻田
    (吳松霖攝)

    在眾多水田的種類中,最常見且最為人所熟知的非稻田莫數了。由於稻米是主要的糧食作物,因此,幾乎所有的稻田均為人們所開墾的。可以耕種稻田的地方大多是寬闊且一望無際的平原,而山坡地也會被開墾成梯田。只是近年來因為山坡地水土保持不良,每次大雨之後常造成土石流,因此政府已宣導漸漸減少梯田的耕種。

    台灣主要種植稻米的地區在東北部與中南部,尤其是蘭陽平原與嘉南平原。台灣北部的稻子一年可以收穫兩次, 而中南部因為氣候比較溫暖的關係,一年最多可以收穫三次。

    由於稻田需要經常保持在有水潮濕的狀態,因此成為許多水生動物的棲地。隨著秧苗逐漸成長,泥土中的小生物與稻子本身成為許多大、小動物最佳的食物來源,長高的稻子也成為小動物們最佳的避護所。這些覓食或居住在稻田內的動物包括泥鰍、蝸牛、田螺、蝌蚪、虎皮蛙、澤蛙、蜻蜓、螢火蟲、鴨子、龍虱、土虱、麻雀、鷺鷥、秧雞及紅冠水雞等。   

    稻田除了具備糧食生產的功能以外,在耕作的過程中,具有涵養補注地下水源、防止地層下陷、調蓄暴雨洪水、調節微氣候與防止土壤沖蝕、提供水鳥庇護、繁殖與覓食的場所等生態功能,亦有提升良好居住品質及美化景觀等生活功能。近年來因全球氣候環境變遷,台灣受乾旱與水患交互侵襲的次數越來越頻繁,每每造成人民生命財產的重大損失,更彰顯了稻田存在的重要性。
       
    此外,稻田還可以調節氣候進而節約能源。休耕的水稻田蓄水之後可以降低溫度,根據衛星影像分析地表溫度的結果顯示,水稻田區比周圍地區平均溫度低 3℃,與都會區相比差異更低了7℃,換算起來,每公頃水稻田相當於有2,600部家用冷氣機的效果。因此,水稻田對於區域溫度之調節有很明顯的功效。此外,由於水田在耕作時需常時間保持土壤涵水,這就成為涵養地下水之最佳途徑,可以降低沿海地區地下水超抽問題,有助於緩和地層持續下陷惡化。另外,水稻田還可以使二氧化碳減量。

    近年來,由於農產品開放進口,加上沿海地區地層下陷造成土地鹽份過高,以至於無法繼續耕種水稻,許多田就休耕或廢耕了。然而這些休、廢耕的農地卻漸漸變成了良好的濕地,吸引許多動、植物。彰化縣福寶地區,在彰化縣環保聯盟一群有心人士的推動之下,將這些休、廢耕的土地,經過簡單的整地、堆土堆、引水、調節水量、築圍籬等工作之後,吸引了高蹺鴴、彩鷸、東方環頸鴴等水鳥前來繁殖,也發展了福寶地區的生態旅遊,使當地的居民增加一些額外的收入。

    彰化福寶濕地休、廢耕的農田經過整地與引水等工作,營造適合鳥類棲息的環境彰化福寶濕地休、廢耕的
    農田經過整地與引水等工作,
    營造適合鳥類棲息的 環境
    • 此外,農民在每次種植稻子的空檔,例如農曆過年前後,多會在田中種植一些其他的植物,等它們長到一定的程度,再將它們推倒做為田地的天然肥料。油菜是最常被拿來當此種肥料的植物。而它開出的黃色油菜花,非常的美麗,每年到了這個季節,就有許多人特地去賞油菜花。
    【蓮花田】
    台南白河地區的蓮花田台南白河地區的蓮花田
    (葉欣宜攝)
    台南白河的睡蓮田 (葉欣宜攝)台南白河的睡蓮田
    (葉欣宜攝)
    台南白河大王蓮 (葉欣宜攝)台南白河大王蓮 (葉欣宜攝)
    • 蓮花自古就是文人的最愛,詩人就稱讚其「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蓮而不妖」。近年來,台灣地區掀起了一陣賞蓮熱,各地爭相推出各種蓮花大餐與蓮花商品,許多土地也都改種蓮花,因此出現了許多人工蓮花田。蓮花田與稻 田差不多,只是蓮花田的底部為一層鬆軟潮濕的泥土,並且必需一直保持一定的水位,而稻田到即將收割時與收割之後會將水排出灌溉溝渠。 彰化福寶濕地休、廢耕的農田經過整地與引水等工作,營造適合鳥類棲息的環境 彰化福寶濕地休、廢耕的 農田經過整地與引水等工 作,營造適合鳥類棲息的 環境
      台灣主要種植蓮花的地區最有名的就是台南的白河,近年來桃園新屋也陸續種植了許多蓮花。蓮有有許多種,包括:蓮花、睡蓮、大王蓮等。我們常吃的蓮藕為蓮花的根,生長在泥土裡。每年的8月至9月是蓮花開的最茂盛的季節,也是賞蓮最佳時機。而10月到隔年1月則是蓮藕最好吃的季節。蓮花凋謝後會長出蓮蓬,蓮蓬內會結蓮子,蓮子也是美食之一。

     

    【茭白筍田】 
    台北市內湖內溝溪畔的茭白筍田(陳元憲攝)台北市內湖內溝溪畔的茭白筍田
    (陳元憲攝)

    茭白筍為禾本科多年生水生植物,它的學名為菰,生育期田中需灌水6~15公分深,採收期則依不同種類所需水深不同,赤殼種約15~30公分,青殼種約40~60公分。目前茭白筍栽種的面積約有1,700公頃,台灣主要的種植區域為南投縣,面積約有1,500公頃,其次為新北市,面積約為55公頃。
    茭白筍莖的基部受黑穗菌的寄生與刺激,細胞會不斷增殖膨大,形成長紡綞形,同時葉片光合作用製造的養分也轉移集中貯藏於此,因此形成甜嫩可口的筍莖,即為我們食用的部位。

    【菱角田】 
    農民採收菱角的情形(侯昌豪攝) 農民採收菱角的情形
    (侯昌豪攝)

    菱角為菱科的一年生水生植物,浮在水面的菱形葉片簇生為一叢,像蓮花座般一層層向外生長。葉柄中間有一個紡錘狀的膨大部位,內部有像海綿一樣疏鬆的組織,可以儲存空氣,有助於整個植物體浮在水面上。每年7月到10月會開白色的小花,花朵會伸出水面,果實則在水中慢慢成熟,成熟時表面為紅色,煮熟後就是我們常吃的菱角了。菱角的角有2~4角的區別,一般常見的為2角。
    菱角原產於中國,在華南及長江流域各地都有栽培,根據歷史記載已有兩千多年,台灣是在日據時代才開始引進種植。目前北自嘉義縣民雄鄉、新港鄉,南到屏東縣林邊鄉,均有零星栽培,栽培面積約500公頃,主要栽培地區集中在台南市官田區、下營區及柳營區。主要以低窪地區的水田在第一期稻作收穫後,移栽菱角幼苗的方式最多。農民同時也會在水池內放養泥鰍來增加收入。一般育苗田需要保持水深約100公分,種植田則需要約50~60公分。每年9至11月為菱角盛產期。12月菱角採收後,農民們會將菱葉與鬚根留在田埂上曬乾,做成堆肥後再拌入土中作為第二期稻作的肥料。
    菱角田因為是利用水稻田休耕時所種植的水生植物,因此其水域環境與水稻田相似,而且由於種植時需要較深的水深,且可以放養一些魚類,使菱角田有較多的生物相。菱角田生物中最有名的就是台灣特有種鳥類-水雉。

    【水芋田】 
    花蓮縣吉安鄉的芋頭田(林柏芬攝)花蓮縣吉安鄉的芋頭田
    (林柏芬攝)

     水芋為台灣地區常見的淡水水生植物,也是熱帶地區重要的糧食,主要食用地下莖的部分,就是大家熟知的芋頭。水芋的生命力強,只要在水分與陽光充足以及有土的環境下即可生長。水芋田所需要的泥土深度比水稻田稍微深一點,因此水芋田也可視為水田的一種。   
      台灣地區以苗栗縣、台中縣、高雄市、屏東縣及花蓮縣的芋頭產量較多,蘭嶼的居民更是以芋頭為主食。蘭嶼所種植的水芋田不需以化學施肥或噴灑農藥的方式來除草,而是利用不同種類的植物,彼此間相互競爭來處理水芋田雜草的問題。   
      水芋田所需的肥料則是將拔下來的大芋葉丟入田裡,等葉子腐爛之後就可以提供養分了。無污染的水芋田中,形成了小型的淡水水域生態系,田螺、青蛙、陸蟹、白腹秧雞、紅冠水雞等動物都相互依賴而生活其中。